10月28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召开“生态文明和自愿碳市场建设研讨会”,据悉,目前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在探索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目前湖北已开发了“神农架碳汇标准”,设计了“武汉低碳生活服务平台”等。其中,“武汉低碳生活服务平台”的建设,正在和软件公司等接洽研究。
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参会专家等均表示,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的关键是创造多种形式的需求。
目前,湖北碳市场自4月份开市以来,累计开户已达到885户,其中省外投资人占比超过一半,吸引省外资金超过5000万元。据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处长田啓介绍,截至10月24日,湖北碳市场交易总量已达581万吨,占全国碳市二级市场交易总量50%。
自愿市场建设的关键在需求
目前,国内自愿碳市场的发展仍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人士表示,目前湖北在自愿碳市场建设方面,尚处在探路和设计阶段,目前国内对于自愿碳市场的一些探索,多难具有持续性,尚未形成一种商业模式和成熟的运作模式。他认为推进自愿碳市场的关键,在于创造需求,平台和形式等只是技术问题。当下他们也在做一些积极的推广尝试,包括碳交所出资赠送景区门票等。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以及武汉市发改委气候处处长田雁等均表示,在自愿碳市场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是多种形式创造需求。何建坤表示,自愿交易碳市场发展顺应了保护地球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和社会转变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趋势,势必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下应该多种形式创造需求,激发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的责任意识和自觉参与行动,比如社会名流的表率作用,私人汽车“碳中和”,车上贴“标识”等。
何建坤还建议,创造和整合对社会和公众有吸引力的供应,突出项目CCER的促发展、惠民生、保环境的协同效益,湖北地区可以宣传神农架森林保护增加碳汇的CCER的收益,能进一步促进当地脱贫,更好保护生态;碳交易所创新管理和交易方式,创新供应与需求的对接方式,比如“碳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碳中和”标识等。
湖北碳市吸引省外资金五千余万
截至11月2日,湖北碳市场开市7个月整。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处长田啓表示,截至10月24日,湖北碳市交易总量581万吨,占全国碳市场交易总量50%,交易总额为1.38亿元,占全国碳市场交易额的33%,日均成交价在21元/吨-26元/吨之间,总体运行平稳,交易流动性和连续性较强。
另据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人士介绍,截止9月30日,湖北省外投资人486户,占比56%;交易中心吸引省外资金超过5660万元。在市场参与度、投资者数量和省外引资金额均居全国第一,引资效果初步显现。
湖北省发改委人士透露,半年来,湖北碳市场已经有良好的起步,但目前企业参与交易积极性还不够强,部分还持观望态度,另外碳配额分配方法的可取性还待提高;同时,湖北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目前相关激励约束机制还较缺乏。
湖北省发改委人士总结碳市经验时表示,碳市场建设需要高度关注市场的流动性,作为新型市场,特别是在初期,流动性很关键,“就像游戏,如果没人来玩,游戏是失败的。没有交易的市场,就不能形成合理的碳价” 。
另外,调动企业积极性,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人士总结目前控排企业的6种情况,第一为能力不足,企业缺乏专门碳资产管理人才,这是市场初期的普遍现象,企业需要时间来完成人才储备;第二,部分企业尚在观望国家政策走向,看国家是否会采取真正的强制措施;第三怕担责,有些企业想参与交易,又担心盈亏风险;第四部分企业管理受到权限限制,分公司买和卖,程序复杂;第五,也有企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与买卖;第六种即是部分企业积极应对的,比如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或者请一些专家交流。
湖北省发改委人士还透露,今年湖北完成国内碳资产质押的首单交易,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目前正在和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推进。
他还表示,湖北将进一步加大对碳市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研究加快研究碳市场调控相关管理办法,目前有两个办法已完成初稿;另外将建立碳市场风险调控资金,维系市场健康发展。此外,湖北还将进一步加强市场服务意识,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工作,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