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刺激中国油企大举囤油
作者: 2014年11月18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油价下跌使得原材料成本下降,此外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下跌,因此会传导到产成品的下跌,对企业库存造成压力,广义上讲会带来通缩的压力。”莫尼塔投资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
2013年
“油价下跌使得原材料成本下降,此外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下跌,因此会传导到产成品的下跌,对企业库存造成压力,广义上讲会带来通缩的压力。”莫尼塔投资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表示。
2013年10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油价下跌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分析人士指出,首先,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的油耗成本明显下降;其次,在油价处于历史低位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国家战略性囤油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不过,油价持续下跌对于中国而言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每下降10美元,中国就将节省200亿美元进口成本,为经济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而言目前显然利大于弊。”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而中海油一位资深研究员却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对于油价下跌的担忧:“目前油价下跌对中国整体经济而言确实有利,但三大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近年来购买了很多海外资产,进行大量收购,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三大油的海外投资回报下降、利润空间减少,鉴于三大油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影响,风险还是不容忽视的。”
“油价八连跌” 百姓更实惠
11月14日零时,国家发改委将发布最新的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市场普遍预期,受国际油价持续大跌的影响,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将延续此前7次下调的趋势,这也将促成国内罕见的油价“八连跌”现象。
截至11月1日,今年来国内成品油市场共经历了21次价格调整,其中11次下调、4次上调和6次搁浅。自7月22日起,成品油价格已经被连续7次下调,国内汽油零售限价累计跌幅达到1325元/吨,柴油零售限价累计跌幅达到1275元/吨。业内人士预计,最新一次的跌幅为140元/吨,油价将降至4年新低。汽油每升价格从接近“8元地带”一下子跌进了“6元地带”,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为利好消息。
成品油价格下滑,对于以原油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物流企业、出租车以及私家车而言,势必会降低油耗成本。业内人士分析称,以每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L汽油的私家车为例,如果汽油每升下跌0.22元,相应的下个计价周期的油耗成本将减少17.6元左右。若93号汽油按1.05元/升的累计跌幅计算,目前私家车一个月的油耗成本,要较6月23日调价后的油耗成本减少168元左右。此外,油价下调对于出租车的运营成本也将有适度减少。
“油价的下跌使得终端用户用油成本明显减少。综合成品油‘七连跌’累计幅度测算可得,总计利好企业减少8.20%的运输成本,进而降低5.33%的物流成本。货运重型卡车月度油耗成本累计下降4337元。”分析人士表示。
“在当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原油价格持续下行,是导致国内成品油形成连跌局面的核心原因。而成品油的持续低迷,使得加油站零售及消费者成为了最大的受益群体。”业内人士说道。
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同时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并对此前挂靠的原有品种进行了调整。这一改变使国内油价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化,“该降就降,该涨就涨”。
此外,油价下跌将给中国消费经济的增长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的情况下,油价下跌可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刺激中国经济增长。业内人士指出,低油价使航空、旅游、商业等行业都深受其益,从而减少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地刺激了消费,进而降低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本。
“囤油”好时机
国际油价连续几个月的下跌势头,为加快完成中国战略原油储备目标提供了大好时机。
今年1月份,中石油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战略原油储备能力为1.4亿桶。而根据此前发改委公布的规划,在2020年前,我国三期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将全部完成,累计储备能力需提升至8500万吨,即约6亿桶。
2003年,中国开始筹备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建设,预计2020年形成相当于90天原油净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中海油资深研究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来,我国原油进口量明显增加,但市场需求以及原油加工量与前几个月相比则并未明显变化。因此预测,大量进口原油应该进入了战略储备项目。
据伦敦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估计,中国今年来为战略石油储备购买了8700万桶原油,如果要注满当前所有储备设施,中国可能还会再购买2000万桶原油,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将来自中长线角度的战略储备需求。
此外,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到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的比例可能会超过65%,到203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攀升至75%,国际能源机构(IEA)也在11月12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鉴于中国对于原油依赖度的不断增加,“逢低吸纳”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油价下跌除有利于完成国家的战略储油计划外,也刺激大量中国油企大举“囤油”。
莫尼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宗商品投资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原油期货处于contango市场,由于即期价格过低,使得远期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购买原油现货即使算上仓储成本,也比购买期货要划算,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国内很多大型油企开始购买大型油轮,因为陆地仓储可能已经饱和。”
彭博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80艘大型工业运输油轮驶入亚洲国家的港口,平均每艘船载油量达200万桶。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同时,超大型油轮驶入中国港口的数量则达到了过去9个月中的峰值。海关总署的数据也显示,比起过去两年的平均63艘油船数量,这次的80艘创造了2011年以来的数据纪录。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在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在商业合作中话语权有所增加,可以借此机会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国的谈判与合作,在逐步降低对中东国家油源过度依赖的同时,加快推进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缅等油气运输管道的建设,开辟多元化的石油进口通道。
中国油企利润受挫
尽管近期油价的大幅下跌短期内对于中国利大于弊,而潜在的风险却不容忽视,中国同样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油价下跌将会使国内石油企业压力倍增。
据悉,自今年7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七连跌”之后,国内多数炼油厂库存较高,炼油企业的利润明显下滑,这给包括“两桶油”在内的多家油企造成较大影响。
近期,中石油与中国石化陆续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受累于原油价格的下跌,两大油企在炼油业务上三季度盈利出现明显收窄,进一步拖累了其业绩表现。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中石化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02%,中石油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2%。中海油虽未公布利润数据,但其三季度油气收入也下跌了4.6%。
“原油大跌对中国是把双刃剑。”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目前对外石油依存度超过57%,欧美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单边走低,虽然降低了中国石油进口成本,也为中国原油储备提供了契机,但是成品油价的持续下行,造成国内炼油企业经营出现亏损局面,作为国内化工行业的源头,炼油企业的利润缩减,在一定时期将造成行业改革的“阵痛”。
经济通缩风险加剧
近期油价大跌也引发部分业内人士对于中国通缩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1.6%,同比涨幅与9月份一样,继续徘徊在近5年来的低位,而PPI则连续32个月下降。
“油价下跌使得原材料成本下降,此外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下跌,因此会传导到产成品的下跌,对企业库存造成压力,广义上讲会带来通缩的压力。”莫尼塔投资分析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但他同时指出,虽然长期通缩对于企业来说将带来不利影响,但短期内,通胀处于低位有利于在未来经济增速下滑、央行降息预期增强的背景下,为政策提供更好的刺激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也表示,PPI环比继续下降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及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显然,PPI持续走低尽管受到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但是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才是PPI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余秋梅说道。
展望未来油价走势,多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短期内除非出现重大利好消息,否则油价很难出现明显反弹。
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说道:“市场高度关注OPEC将于近期召开的2015年石油产量会议,如果OPEC不做减产打算,油价的弱势还将继续。”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