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前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加大力度推进“黄蓝两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都列在主导产业之中。在“黄蓝”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带动下,山东环渤海地区石化和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目前,仅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已经形成石化、盐化等几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原来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因为多为盐碱滩涂,几个港口浅而小,滞后于经济发展。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蓝两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黄蓝两区”交集之地的东营,目前已经形成了炼化、氯碱、轮胎、石油装备等优势产业。其中,石化产业形成从油头到化尾的循环产业链,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4000万吨,约占全省的40%,仅最近上榜山东企业百强的10家炼化企业,2013年就实现营业收入2350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的橡胶轮胎生产和出口基地,2013年东营市轮胎产业产值也超过千亿元,产能达到1.7亿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另外,该市2013年石油装备产业实现产值836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石化和化工产业的延伸拓展,带动了当地物流业和港口的迅速发展。东营港现已建成以原油进口、原煤出口、液体化工产品出口及大宗散杂货、集装箱为四大板块的泊位群,共43个码头,其中液体化工品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
正是看准了东营港巨大的发展潜力,中海油、万通、宝港国际等企业先后投入80亿元,在这里建设了三大物流园区。以石油化工为主的东营港临港产业也在借助与大企业的合作实现凤凰涅槃。山东科鲁尔年产26万吨丙烯腈项目一期工程日前正式投产;今年底,投入180亿元的联合石化将建成投产。
滨州打开了出海大门。滨州海洋化工、海明化工、中海化工等企业的产品包括原盐、溴素、烧碱、氯气等,这些产品互为原料,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位于莱州湾腹地的潍坊,则依托潍坊、寿光两个港口,大力发展海洋动力装备、海洋化工、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依托中化弘润石化、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等项目,培育形成千亿级石化盐化产业链,打造特色化工产业基地。
--------------------------------------------------------------------------------
化工转型,配套产业要升级
楚天
化工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特别是大宗化工原料生产需要铁路、港口、仓储罐区等物流支持,也需要热能、动力、水处理、空分、包装等公用工程配套。随着大型石化、化工项目向沿海、沿江化工园区集聚发展,化工产业正转型发展,配套产业、配套工程也需要升级完善。
港口是交通运输重要枢纽和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近些年来,我国港口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本适应了船舶大型化和运输需求快速增长,为冶金、石化、化工等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港口经济作为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更应加快结构调整、全面对接市场,打造港口升级版。
山东环渤海湾地区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发展沿港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配套建设大型油品、液体化学品仓储罐区,铺设专门管道,将港口、仓储区、企业连起来,形成产运销一体化,成为沿海沿江化工园区建设的一大特色。此前,南京化工园区、天津南港工业区等临港园区高起点规划、配套成熟,为沿港地区经济发展和化工企业入园提供了示范。在这些地区,配套产业的建设与石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相辅相成,相携走上了升级道路。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