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必将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执行。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近年来呈现两大重要变化的环保产业在“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将迎来高速发展。
环保产业迎来新“春天”
“在22家市值100亿元以上的环保上市公司中,国有11家、民营11家,可谓各半壁江山。这充分反映民营环保企业正越来越被资本市场接受和推崇。”环境商会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说,今后一段时期,环保产业即将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2015年,一系列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将陆续出台。从2011年启动修法、历经四审稿才最后一锤定音的新环保法,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环保法将对环境污染者严管重罚。此外,官员的政绩与环保业绩挂钩,各地都出台了加强环保执法的具体措施。即将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及当前热议的环保PPP模式、《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内容、执行情况都成为环保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
有证券机构分析认为,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煤炭使用对全国空气PM2.5浓度的贡献总体在61%左右,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因此,煤的低碳清洁利用依然是环保产业的潜力投资方向。
堪称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呼之欲出,按照环保部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总投资预计超过2万亿元,高于大气的1.7万亿元。这一利好消息必将加速中国污水处理市场的空间释放,尤其是工业污染源市场。水价改革稳步推进,水权交易启动开始提上议程。在行业改革的同时,传统水务运营类企业改革、转型也日渐展开,带来新空间。从区域上讲,水务市场空间也将进一步由城市、县城向建制镇等地方扩展。
政策推动着环保产业快速向前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2004年到2011年的7年间,我国环保产业收入增长了一倍,达到了30000亿元,全国有近23000家从业单位,320万从业人员。2011年与2004年相比,我国环保占GDP比重翻了一番。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更进一步要求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要达到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经济新常态下,节能环保产业也将迎来更多、更好的机遇。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分析,首先,大规模集中治理污染成为新常态,将推动环保产业的总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前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加快推进,根据专家预计,这三个行动计划涉及的环保投资将会超过60000亿元。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都在研究制定“十三五”环保总体规划,而这些规划将围绕重点领域研究谋划一批涉及长远和全局的重大环境经济政策,重大环保工程和重大环保项目,其投资总额将可能远远超过“十二五”时期,由此得来的环保产业市场需求也将更加广阔。”其次,依法治污、严格执法成为新常态,将进一步释放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涉及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现场停产整治、信息公布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也将发布,过去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环境监管不足、执法力量不够等情况将得到有效的扭转。可以预见,在由这些配套制度与之前出台的两高司法解释、环保与公安联动执法等共同构筑的严厉法网之下,与之相关的第三方环境治理、环境技术服务等环保产业方面的需求将得到充分释放,一个看得见的环保大市场已然摆在眼前。
第三,政府购买环境服务成为新常态,将进一步加快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力,为此环保部正在研究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环保服务相关政策,重点方向将包括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监测能力和保障水源地安全等服务业。”吴晓青表示,希望广大环保企业能够主动顺应新形势,抓住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的大趋势,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实现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环保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成为新常态,将进一步激发环保产业的市场活力。吴晓青介绍,在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现代金融的作用至关重要,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生态环保项目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建立市场化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已成为共识。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能为环保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环保企业面临转型抉择
“奔腾向前,小河有水大河才不干,小河水满大河才奔腾。”环境商会会长、桑德环境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表示,随着环保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的发展,中国环保总体规模显著扩大,并已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
根据环境商会对国内和香港上市的84家环保相关公司进行的摸底,其中77家公司以环保为主营业务,另外7家公司业务涵盖环保板块。而且,这一群体呈现出三大特征。
一是市值呈金字塔型和雁型分布。以2014年12月12日人民币市值为准,77家环保主营上市公司市值大概分三个梯队,200亿元以上的8家,100~200亿元的14家,100亿元以下的55家。
二是国有民营平分秋色。在22家市值100亿以上的环保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11家、民营企业11家,可谓各占半壁江山。
平台垂直公司两栖发展。一方面,一些环保企业正逐步由单一业务向多元业务发展。例如原来由单一从事水务的企业正逐步拓展固废处理、大气治理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业务,形成业务范围广泛的平台公司。另一方面,一些环保企业立足自身现有技术和市场,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市场投入,形成在某一领域专、精、尖的垂直公司。
三大特征表象也足以反映出未来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首先,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本世纪初推行的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市政公用领域市场已趋于饱和,随着环境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引导,环保企业的业务领域正逐步向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领域开拓。
还有个势头也已经显露。近年来,随着国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市场已趋于饱和,中国环境装备产品以及工程建设能力亟需开拓新的市场,向国际市场进发势头明显。“环保产业国际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我国在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经验,拥有了门类齐全的技术装备,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环保龙头企业,所有这些都为中国环保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一波表示。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