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合成树脂携手下游拓展应用

作者: 2015年04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合成树脂是石化行业中发展增速领先的子行业,若与下游需求深度对接,未来还将有很大发展空间。为突破应用瓶颈,合成树脂行业从下游寻找突破口,携手汽车、饮用水管网等下游行业开展联合攻关。

    合成树脂是石化行业中发展增速领先的子行业,若与下游需求深度对接,未来还将有很大发展空间。为突破应用瓶颈,合成树脂行业从下游寻找突破口,携手汽车、饮用水管网等下游行业开展联合攻关。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从4月24日结束、在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召开的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一届四次理事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理事长赵俊贵介绍,合成树脂行业近几年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今年1~2月,包括合成树脂在内的专用化学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投资增速为12.4%,均位于石化行业前三位。1~2月,合成树脂产量1154.9万吨,表观消费量1541.0万吨。我国高档合成树脂材料进口量快速增长,这表明合成树脂行业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努力满足高档和新兴需求,正是合成树脂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秘书长郑垲表示,这次会议首次邀请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会,意在明确下游汽车工业需求,结合合成树脂企业实际,生产出更匹配汽车需求的轻量化材料。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杨洁介绍,中国乘用车的百公里平均油耗标准趋严,汽车轻量化是降油耗的重要手段,而材料轻量化是最便于实行的。但目前在这方面存在几个棘手的问题:一是汽车配套材料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没有足够资金支持其研发能力提升;二是企业缺乏专业基础数据,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据积累和沉淀,造成产品研发、设计及验证能力提升较慢;三是不完全具备与汽车企业同步开发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开展设计前期介入等开发活动。

  郑垲和杨洁建议,双方联合组织行业技术专家识别甄选关键技术,组织行业资源联合攻关,建立行业基础数据库,建立汽车用树脂材料企业、零部件企业及汽车企业等区域合作技术模式,制定中长期树脂发展规划和实施技术路线等,全面推动合成树脂企业参与汽车轻量化进程。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不饱和树脂分会理事长王绪江表示,不饱和树脂下游主要用途为玻璃钢用树脂,应用十分广泛,但目前市场上高档货还是以外资企业产品为主。另外,当前饮用水工程、农水改造等对不饱和树脂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企业应积极对接这方面需求。

  来自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理事单位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业界观点

  改进材料,尽快满足下游需求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秘书长郑垲:合成树脂在电气、交通运输、机械仪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卫生、建筑材料、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6950万吨,比上年增长10.3%;表观消费量为9651万吨,增长13%;进口量3215万吨,进口量约占消费量的1/3。这说明需求尤其是高档产品需求还有很大缺口。
  
  浙江俊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杰志: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特别是工程塑料在与汽车配套方面的用量还较少,在国际竞争中,国内材料企业缺乏机会。为更好地满足下游需求,对改性企业而言,一方面应该加强基础研究,获取材料基础数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应用研究。希望汽车工程学会和合成树脂协会及有关企业能建立相应的联盟,对几个细分领域重点开始攻关,带动国内材料企业快速提升应用研究水平,让相关材料尽快进入汽车轻量化产业链。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顶军:国际上改性塑料已经应用于汽车了,但国内材料厂和汽车厂存在脱节。依托行业组织解决共性问题很关键,汽车配套材料企业也应由单纯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变、向创新企业转变。要把基础数据库建立起来。
  
  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可强:我非常关注酚醛树酯应用于汽车系统。国外汽车中很多部件已使用酚醛树脂,比如皮带轮需要耐热耐磨,现在是金属的,为了更轻可换用酚醛树脂。另外,进气管、排气管、冷却系统、刹车部件等都可用。希望上下游合作,直接针对汽车需求把酚醛树脂推广起来,实现系统地大规模应用。
  
  山东鲁燕色母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国:当前汽车行业要求塑料配件环保、无气味,这就对配套的色母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们新推出的无载体通用黑色母粒,无气味、不含重金属、添加量少、分散性好,适合当前汽车配件要求。下一步,相关助剂和色母粒企业应对接下游需求,改进研发新产品,实现良好配套。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合成树脂 携手下游 拓展应用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