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分离设备:国产化仍是重中之重
作者:王忠建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中国化工报 浏览量:
字号:T | T
经济新常态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主旋律。从气体分离设备应用的各个领域来看,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无论是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建材、机械等领域,还是光伏产业、电子工业,产能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经济新常态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主旋律。从气体分离设备应用的各个领域来看,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无论是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建材、机械等领域,还是光伏产业、电子工业,产能均达到了较高水平,进一步扩大提升的可能性较小,这势必会使“十三五”期间气体分离设备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大幅减少。但与此同时,我国GDP将保持6.5%~7%的增速,气体分离设备行业仍会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有望进一步激发气体分离设备的活力。
目前,气体分离设备制造行业已经形成了如下发展思路:“十三五”时期,继续推动特大型空分设备国产化,在完全掌握成套集成技术的基础上,实现配套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产品向高品质、性能更优、技术集成化方向发展。在特种气、高纯气、稀有气体等应用研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低温工程、石化领域相关产品的研究,尤其是天然气、煤层气领域。搭建特大型空分、低温领域试验研究平台,开展空分机理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国产化仍是“十三五”气体分离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时期,气体分离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将主要锁定在8方面:
实现特大型空分设备研制和产业化推广 要构建集成安全、经济、稳定的大型及特大型空分设备,实现8万~12万立方米/时等级空分设备研制和产业化推广,并展开15万立方米/时等级空分设备技术准备工作。
实现大型、特大型空分设备及配套机组的国产化 要通过与压缩机、泵阀等行业共同研发,形成国产空分设备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大型、特大型空分设备的国产化率。其中,6万~8万立方米/时等级成套空分设备的国产化率从现在的50%~70%提高到85%以上,实现真正的国产化;6万立方米/时以上等级成套空分设备的国产化率从现在的35%提高到80%以上。
提高行业成套能力 通过国家部委立项、资助,成套厂家与专业生产厂家协同攻关,开发特大型配套的空压机、增压机、关键阀门、高压低温液体泵、中/高压膨胀机、关键异金属接头等关键部、机、件,提高行业成套能力和水平。
产品水平上台阶 要通过3~5年的努力,加大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的力度,使国产大型、特大型空分设备的节能性、可靠性、安全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完全达到国际品牌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
实现稀有气体提取技术的国产化 开展氪氙氖氦等特种气,纯氮、纯氧等电子纯化气制取技术研究,特别是从天然气中提取氖、氦技术的研究,实现国产化,同时开展对稀有气体、高纯气体、混合气体应用技术的研究,开辟气体市场应用新局面。
力争在天然气装备产业中占有较大份额 掌握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推广应用于260万吨/年以上级天然气液化项目中,进一步拓展石化低温及相关产业链条。
常温的气体分离技术占据一定份额 变压吸附设备具有能耗低、启动快、适用范围广、技术设备简单成熟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冶金、石化、建材等节能减排、低纯度用气、气体提纯领域的欢迎。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变压吸附设备将占据气体分离设备行业1/4~1/3的市场。
推广膜气体分离技术 制氧、制氮、分离氢及其他气体的气体膜分离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有采用进口膜的成套机组,也有采用国产膜的成套技术。目前膜气体分离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渗透膜的技术寿命已突破8年。“十三五”期间,膜气体分离技术将在一些纯度要求不高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气体分离设备制造行业将有1/3的成套厂商因产能过剩加上产品低端而被淘汰。因此在发展战略与措施上,应该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色企业,创民族品牌,同时也鼓励和培育一批能生产制造特色设备的中小型企业,专业分工细化,产品有特色,配套于大型品牌企业。
“走出去”是我国气体分离设备行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加大行业产品的对外宣传、扩大出口是行业“十三五”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期,将我国的气体分离设备全面推向世界。同时培育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国外建制造基地和气体公司。
与此同时,气体分离设备行业还应加快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的转型。一是以空分设备产业为主体向两头延伸,上游重点发展工程成套服务业务,下游重点发展工业气体业务,加强工业气体应用研究;二是“拓横向”,在发展成套空分设备和关键配套机组业务的同时,兼顾横向发展石化低温相关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三是在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