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低迷,进出口和国内贸易急剧萎缩的今天,面对产能过剩、电价高昂、劳动力成本走高等一系列不利局面,我和我的团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企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经过艰难的摸索,我们瞄准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对现有产业链和内部管理进行优化升级。”云南南磷集团董事长王安康对中国化工报记者说。
云南南磷集团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从单纯的磷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逐步发展成为以磷化工、氯碱化工、磷氯碱结合相关多元产品深加工为核心产业,集研发、生产、经营、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目前集团在云南的寻甸、嵩明、禄劝、罗平、弥勒,广西的防城港,江苏的泰兴等地都建有生产基地,拥有聚氯乙烯30万吨/年及配套原料烧碱20万吨/年、黄磷12万吨/年、磷酸28万吨/年、磷酸钠盐15万吨/年、电石30万吨/年和工业废渣制水泥50万吨/年等的生产能力。
2005年以来,云南南磷集团在原有磷化工板块的优势基础上,投资数十亿元建立了氯碱化工板块。他们把磷化工和氯碱化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 “热电联产—氯碱—磷系列产品—工业废渣制水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用低热煤生产蒸气供烧碱、聚氯乙烯、黄磷生产装置使用,余热用来发电形成热电联产,发电用于生产黄磷、磷酸、烧碱和聚氯乙烯树脂,磷酸与烧碱结合生产磷酸钠盐等系列产品, 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废渣与黄磷厂产生的磷渣经煅烧分解成水泥熟料,再与热电锅炉产生的粉煤灰生产水泥。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弃物排出,改变了黄磷产业和氯碱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为我国化工企业的磷碱结合、矿电结合探索提供了范本。
“十二五”期间,南磷集团又充分发挥能源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把磷化工和氯碱化工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已有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比如,南磷集团投资兴建了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绿色农化和有机硅新材料项目,利用已形成的云南省最大的氯碱化工和磷化工生产基地,通过管道输送为新项目生产提供充足的氯和磷原料,实现了南磷集团传统磷化工向高附加值精细磷化工的实质性转变,并填补了云南省农化生产的空白。同时还利用绿色农化新项目产生的副产品,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回收净化后,用于合成生产新材料,把有害的尾气变成了新材料的关键原料,使南磷集团成功跨入有机硅新材料行业,提升了云南硅产业的生产模式。至此,南磷集团构建了独有的互为依托的磷化工、氯碱化工、绿色农化、有机硅新材料四大产业。
“矿石原料—热电—黄磷—磷产品深加工—氯碱—绿色农化—有机硅新材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不仅使南磷集团做到了从原料到废弃物的全部循环利用和吃干榨尽,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高效利用,还使南磷集团化工产品从初级原料成功切换到精细化工产品、新材料产品等终端消费品,实现了经济大循环、产业大跨越。云南南磷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做到了清洁生产、绿色发展,而且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南磷创业至今,始终坚守化工行业这一主线没有动摇,一直坚持致力于将产品向精细化、深加工、高附加值发展;一直坚持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公司的科技含量;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王安康说,在全体南磷人的努力之下,南磷集团正实实在在地为我国的绿色化工、美丽化工添砖加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