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条件时机兼备 石化业加快步伐“走出去”

作者: 2015年09月18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9月17日,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油气化工行业“走出去”论坛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油气化工行业“走出去”大有可为。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管理合伙人石德瑞表示,油价下跌促进了石油化工行业的战略并购。

  9月17日,201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油气化工行业“走出去”论坛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油气化工行业“走出去”大有可为。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管理合伙人石德瑞表示,油价下跌促进了石油化工行业的战略并购。化工并购活动已逐渐从2012年的低谷中复苏,交易 量和交易额开始大幅回升,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并购活动将增加。特别是中国,已经从一个小型并购市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并购市场,亚洲和中国将在 石化并购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中国石化产业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石化工业持续快速发 展,已经成为基础较为完善、门类比较齐全、技术管理水平较为先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具备了推进全球化经营的基础和条件。2014年,中石油、中 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了13363万吨,新签合同额为197.8亿美元。截至2015年年中,中资企业已建设运营海外投资炼厂项目 11个,总计能力为7660万吨/年,权益能力5317万吨/年;在海外10个国家有30多个钾肥项目在不同工程阶段中运作,计划产能超过1000万吨 /年,已建成投产的产能接近100万吨/年。

  据了解,三大石油公司等央企已初步构建了全球化的资源、原料、生产、营销、服务和物流仓储乃至研发网络,境外资产和销售额在商务部统计的中国非 金融类跨国企业百强中均位居前列。与此同时,万华化学、浙江荣盛、浙江恒逸等一批地方和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石化业海外投资并购的重要力量。中国石化行业 “走出去”的布局已经展开。

  “目前,欧美很多国家负债率很高,造成欧洲产业发展出现瓶颈,这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并购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安宏资本战略合伙人、俞大海咨询和投资公司董事长俞大海指出。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沈金荣表示,中国轮胎优势企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投资能力,现金流充沛,具有极强的全球竞争力。沈金荣介绍 说,优势企业具备了较高的研发能力;管理水平、生产组织能力已经大幅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程度已非常接近全球同步水平;人才培养和储备充分,能够适应跨国 生产和经营对人才的需求;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一套先进的品质管控和成本管控体系,且能够复制到海外工厂;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海外投资已成为较 好的选择。

  有专家表示,这几年轮胎企业“走出去”不乏成功案例,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中国轮胎企业竞争力强是基于其配套产业链竞争力强。相关企业 “走出去”以后产业链一下子带不出去,大量产业链中的配套件以及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中国出口商品执行的是差别退税政策,导致在国外购买配套产品成本 比国内还高,这一点几乎抹杀了“走出去”获得的其他优势,建议政府尽快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辽宁奥克集团董事长朱建民表示,辽宁奥克是一家“准走出去”企业,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原料。他认为,为避免很多企业“走出去”遭遇的文化融合等问题,海外合资建厂或者直接并购的方式优于海外独资建厂。

  赵俊贵强调,实施“走出去”发展道路是中国石化产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中国政府已明确将能源、化工列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行业,石化联合会将 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加强油气供应能力建设,推进“一带一路”石化全产业链合作,深化工程、技 术和装备合作,培育中国石化产业对外贸易新优势。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石化业 走出去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