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国内个别煤化工项目在环评未能通过、甚至“路条”还没到手的情况下,就提前开工建设。从媒体坡露的“有图有真像”的卫星照片来 看,这些未批先建的项目工程已颇具规模,想必投资已经不少。对此笔者实在有些担心。煤化工是高风险项目,当前的市场状况以及未批先建的政策风险,完全有可 能让巨额投资“打水漂”。对此,项目投资的决策者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先来看看政策风险。或许,在这些未批先建的企业看来,项目获批只是时间问题,在暂时未获批之前,打个时间差,抢一些进度,有利于项目更快建成,并不犯什么大忌;个别项目未批先 建,甚至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和支持。再说,以前很多项目都是这么干的,似乎已成为煤化工行业的潜规则。
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随着我国法治环境的完善,以及国家政策对煤化工约束的不断升级,未批先建面临的政策和法律风险十分巨大。比如,个别项目本以为环 评只是走个过场,但恰逢国家新环保法出台,政府加大了对煤化工项目的环境约束力度,如果环评出现硬伤将无法获批。这些硬伤包括项目建在国际水道附近、地势 较高处、离城镇太近等,因无法通过技术进步来弥补,这样的项目环评报告将不会被通过。而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对企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据笔者了解,本次被曝光的个别未批先建项目,因环评被拒等原因,已经被要求停工,何时能够复工不得而知。而在此前,这些项目已投入数亿元,一旦停工时间过长,由此造成的财务成本及其他损失将无法估量,如果项目停工时间过长,一些装置甚至会报废。更大的损失是,如果出现选址不当等颠覆性错误,项目前期所有 的投入就将“打水漂”,而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已经出现。
即使最终能够获准建设,未批先建也有可 能带来巨大损失。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政策导向和发展理念都在发生变化,一旦需要项目进行重大更改和补正,项目的不少设计将随之需要改变,甚至牵一发 而动全身,已建成的设施有可能推倒重来。还有,未批先建项目将来建成投产之后,必然面临一系列验收、鉴定等程序,都有可能因存在未批先建问题而受到影响, 有可能项目即使建成也会投不了产、开不了工。
依法依规上项目是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未批先建一定会成为项目和企业永远抹不掉的污点。既使项目将来顺利建成,一旦出现安全、环保责任事故,未批先建的污点就会被放大,追究起责任来一定会新账老账一起算,罪加一等。
常言道:谋定而后动。磨刀不误砍柴功,企业在项目未获正式批复之前,宁可再等一等,再看一看,把规划、可研、设计、安评、环评等基础性工作做得再扎实一些,而不必求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