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分析
2013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4万吨,比上年减少4.7%。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脱硝市场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545.6万吨,比上年减少6.8%,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9.4%。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40.7万吨,比上年增加3.6%,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1.8%。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640.6万吨,比上年增加0.1%,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28.8%。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量0.4万吨。
2011-2013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布结构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2013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依次为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江苏、广东和山西,7个省份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44.7%。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山东,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黑龙江,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北,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广东。
各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二、脱硝技术市场结构分析
国家对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系列标准进行了立项,对脱硫脱硝产业发展加以引导。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系列国家标准项目组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对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系列关键技术及技术标准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创新性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国际接轨的以3项国家标准为主的重要脱硫脱硝装备标准体系,填补了我国在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方面缺乏标准的现状。
1、烟气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法,按脱硫的方式和产物的处理形式划分,一般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大类。发达国家对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开展较早,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广泛采用了脱硫设施,其中以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我国目前的燃煤烟气脱硫技术以引进为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引进技术常常因为与我国国情适应性差,导致已建烟气治理设施在运行中出现性能不稳定、投运率不高、经济性差等问题。通过对22家2008年底前建设的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结果的综合分析,60%电厂脱硫机组实际燃煤含硫量超出设计值,67%气-气换热器、44%除雾器等设备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且脱硫设备缺乏有效诊断系统性能的手段,造成重复建设和国家投资的浪费。
脱硫脱硝国家标准编制项目组通过制修定《燃煤烟气脱硫设备第1部分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设备》(GB/T19229.1-2008),首次在脱硫脱硝技术装备的核心设计、关键设备配置、运行维护和安全问题等各关键环节上通过国家标准进行严格全面的质量控制,创新性地解决了系统的可用率低和设备腐蚀、结垢、堵塞、烟气带水等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
填补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燃煤烟气脱硫设备缺乏国家统一标准的空白,创新性地提出了人机安全要求,从脱硫设备的劳动安全卫生和人体功效角度要求防止职业健康危害,使武汉凯迪、北京博奇、国电龙源、远达环保、浙大网新等企业的脱硫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成功出口欧洲、美洲和中国香港等地区。
2、SCR技术
SCR技术是脱硝效率高、最具市场前景的脱硝技术,已成为国际上火电厂NOx排放控制的主流技术。目前,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及相关政策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已建或在建的烟气脱硝工程96%以上采用SCR工艺,基本是采用全套引进SCR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方法建设,不仅投资及运行成本高,且存在适应性的难题。
因此,结合中国煤的特点,开展煤组分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适合中国煤燃烧系统的烟气脱硝相关工艺和设备,是实现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的国产化及产业化自主创新发展的关键。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系列国家标准项目组通过《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GB/T21509-2008)的编制,对SCR脱硝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引导,解决了SCR工艺及催化剂如何适应中国燃煤复杂多变的难题。
该标准填补了国内燃煤烟气SCR脱硝装备标准的空白,形成了SCR脱硝行业的准入门槛,避免了不合格的SCR产品充斥市场,打破了国外企业对SCR催化剂的垄断,推动国内企业建立了SCR催化剂生产基地(如国电龙源、中电投远达等),为我国“十二五”全面开展脱硝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种脱硝技术简介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3、脱硝电价预测
201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进一步加强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指导意见。《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年底,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2年下降18%,重点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持续下降。
全行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8%、8%、10%和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到93%以上,新增石化和化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部署,2014年2月19日,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加大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提升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有效支撑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为发挥价格杠杆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燃煤发电企业建设和运行环保设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发改委2014年4月发布《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
《监管办法》明确,燃煤发电机组必须按规定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其上网电量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执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加价等环保电价政策。目前,脱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015元,脱硝电价为0.01元,除尘电价为0.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