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年国内氟化工市场情况,CCM总结发现全年贯穿着“跌”字主题:在整体经济弱势、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愈发凸显了产能过剩问题的负面影响。不过,部分精细化、专用化、高性能氟化学品异军突起,实现涨势,为业内带来明日曙光。
近年来,受限于萤石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乃至枯竭,发达国家的氟化工产业凭借技术优势开始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全球氟化工产业区域结构变动较大。另外,多种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迫于环境保护压力逐步被替代淘汰,建材、汽车、医药、新能源等产业的技术升级,也推动着氟化工产品结构的调整:ODS替代品、高性能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中后端产品需求增长明显。
对此,早前2015年11月中国(衢州)国际氟硅产业峰会暨第八届氟化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生意社总编刘心田主持的关于“行业的替代方向与转型升级”的访谈中提到了氟制冷剂等相关产品受到蒙特利尔、京都议定书及斯德哥尔摩三大公约的限制,在国际市场上有个逐步替代计划。面对此,省化工研究院院长张建君建言,不同行业可发展不同替代品;山东东岳集团总工程师于修源介绍,公司以替代传统材料和进口材料,满足新市场新需求为努力方向;巨化股份(12.220, 0.44, 3.74%)公司总经理雷俊也介绍,以创新等五大理念引领,致力于新材料、新环保、新能源、新用途等领域,在做强自身的基础上,积极抢占国际话语权,是实现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如此全球范围内氟化工产业格局的调整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能够利用国际先进企业的科技水平,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挑战是将进一步加大萤石资源面的消耗。
从国内氟化工形势看,由于早前为追求短期利益,放任中低端产品生产装置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程度低;加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高端产品生产技术,最终形成了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现状,并由2012年开始行情整体滑坡,如今陷入低谷盘整阶段。
例如,CCM统计显示,2015年部分主流产品的全年平均开工率:
-氢氟酸行业约57%
-冰晶石行业约35%
-氟化铝行业约45%
-二氟一氯甲烷(R22)行业约55%
而产能闲置率高,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各产品价格也在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致使2015年市场整体积弱难返。其中,在2014年取得近40%涨幅的R22产品到今年则被打回原形,2015年12月的价格较1月时已下跌了34.77%。
据生意社价格监测,2015年氟化工价格涨跌榜中上涨的商品共3种,下跌的商品共8种。上涨的主要商品有:R134a(1.44%)、三氯乙烯(1.20%)、冰晶石(0.49%);下跌的主要商品有:三氯甲烷(-34.32%)、R22(-31.65%)、六氟丙烯(-15.41%)。本年均涨跌幅为-9.68%。
因此,CCM认为中国氟化工行业已进入产业升级,实施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期: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并鼓励发展精深加工的高性能含氟化学品。
而经过访谈交流,不少业内人士处获得较为统一的观点:氟化工企业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增强在大环境不佳下的抗风险能力,就需要一方面加强萤石资源的保护、推动整合,并加快低品位萤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进行差异化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向精细化、专用化、规模化转型。
其中,含氟医药、含氟农药、高性能含氟材料等已成为明星产品。
以含氟医药为例,在美国2014年最畅销的10款药中,3个小分子药物都是含氟药物,总销售额超过200亿元。而在目前医药市场规模维持10%左右年均增速的情况下,可预计含氟药物的市场份额还会继续扩大。
此外,六氟磷酸锂作为高性能含氟材料的一种,因技术门槛高,还与当下热门的新能源汽车主题直接挂钩,展现产销两旺,供不应求的态势。具体来说,该产品在2015年年初时是85,000元/吨,此后受制于国内产能不足,价格节节攀升,到12月初时已到200,000元/吨,涨幅高达135%;12月底,业内主要生产厂商之一的江苏九九久(12.74, 0.21, 1.68%)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是率先报出260,000元/吨的“天价”,而且合同是每月一签。
而这些“高盈利、精深加工”明星产品的浮现,让仍处于主流产品行情萎靡泥潭中挣扎的氟化工企业们,看到了明日曙光。同时,企业们也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始产业架构调整,新建相关产能进行布局,特别是六氟磷酸锂产品,受到业内的大力追捧。
由于六氟磷酸锂的扩产周期较长(12–18个月),而国内扩建产能主要集中在2015年第四季度开工,因此2016年年内六氟磷酸锂产能投放仍十分有限,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势发展,供需缺口预计会持续扩大,六氟磷酸锂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