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建设和改造城市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公共部门,非营利性机构和私营企业的共同力量。不能仅仅依靠高额的私营企业外包,和高额的地方政府负债来完成公共基础建设和设备的所有支出。用合作和协商代替单一的承包建设,是公共基础服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如今,我们把PPP项目合作关系认为是“政商联姻”或者是“创意联盟”,由政府和私营企业为实现共同目的合力打造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个“联盟“往往也存在着其他的合作伙伴们,比如非营利性机构,银行,中介组织和广大的社区居民。当然,除了道路交通等常见的项目以外,PPP项目所涉及的服务种类也纷繁复杂。例如,综合开发,旧城改造,公共设施建设等。具体项目就有建造机场,垃圾发电厂,污水处理厂,学校,公园,公共卫生场所等,欧美等国也把PPP延续到退伍军人住房,流浪者寄宿屋,甚至监狱与其配套设施等。
尽管每个PPP的项目在实际进行中都会有其特殊性,但是在实施中有四个阶段是基本相同的。首先,地方政府通过对相关私营企业调查,寻找相同概念和观点的合作者。其次,确定实体合作伙伴关系,政府与私营企业通过调查、研究和协商之后对项目进行立项,包括责任,风险,回报和执行过程和时间等。然后,政企需要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包括银行和民众。融资之后,最后阶段开始,建设,租赁和出租,物业与资产管理。
PPP合作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产品。在政企合作的过程中,最终需要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这不仅能够帮助地方政府减少对公共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能够给私营企业分配更多的金融投资责任,促进社会更长期持久的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分十个章节逐一提出十条成功PPP项目合作的基本原则,帮助政府和私营企业来进一步了解,如何能够最有效的利用公共和私人资源来确保实现共赢的成果。
这十条成功PPP项目合作的经验准则是:准备正确的公共和私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平等准则);创建共享平台(信息共享准则);了解你的合作伙伴和主要参与者(了解互通准则);明确所有缔约方的项目风险和回报(盈亏共担准则);建立一个明确和合理的决策过程(决策透明准则);确定所有缔约方各司其职(工作协商准则);保障一致性和协调性领导相结合(多型性领导管理准则);保证及时且尽早的沟通(沟通快速准则);协商公平的交易结构(交易公平准则);建立以信任为核心的合作准则(包容互信准则)。
一、合作平等准则
合作平等准则是面向于公私合作双方的最基本准则。具有全面共识的公共和私营合作伙伴关系是PPP合作项目能够成功顺利完成的首要基础。在项目伊始,双方要明确各自责任,同时在项目进行时,也要如期完成各自的义务。
政府方的职责
政府方主要指以发展PPP为目的的提供公共服务项目的主要机构,主要包括省部级别的主管机构,如财政部,商务部,发改委等。同时,也包括地方政府以及直属财政和市政发展部门。这些部门需要尽可能创造和及时更新可发展项目,为私营企业创造参与公共服务的机会。此外,公共部门必须确定发展目标,规划和可使用能源总量,规范政府承诺和重点项目激励标准。最终让私营企业明确在PPP项目中发展机遇的真实合理范围。
政府方的主要责任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PPP的早期阶段,政府部门应对合作伙伴的整体实体能力进行评估,确保私营企业可以成为有实力有经验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同时需创建独立机构来维护有关PPP项目的伙伴关系。在项目进行中,需要提供一到两名项目顾问,确保项目不会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平衡稳定发展。其次,政府部门应该创建一个项目统筹规划,包括合作双方的机遇,目标,挑战以及最终项目服务的目标结果。最为重要的是,要平衡公共大众长期广泛的利益和基础资源的使用。所以,在向私营企业发出项目邀约前,应完成一下几个基础方面的分析和规划:土地整合和所有权划分,开发地环境分析,市场需求和财务可行性分析,项目投资、开发、以及设施操作等。另外,要有相关的建筑、投资和合同等法律法规的支持,以消除潜在的障碍,来保障长期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最后,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制定宣传方案,发展战略目标和预期工作时间表。在PPP项目中,公共部门工作的难点是,如何解决项目合作方和土地监管者双重身份的困境。
标签: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