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吴舜泽眼中的“十三五”环保路线图

作者: 2016年03月22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十三五”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负重前行的攻坚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前已经形成初稿,并经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讨论。与以往的规划相比,

  “十三五”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负重前行的攻坚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前已经形成初稿,并经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讨论。与以往的规划相比,环保“十三五”规划从边界到内容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调整。

  环保新背景

  目前中国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的环境问题长期累积叠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改变,环境质量差、区域分化明显、隐患多、风险高,与社会公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环境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和短板。近年来中国污染治理力度前所未有,进程加速推进,总体处于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问题交织的战略相持期,表现为以下四大特征。

  1.容量超载。中国污染物排放逼近或者超过承载,这是对中国资源环境国情的重大判断。在长期粗放的发展模式下,随着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污染物排放增长快、总量大。另外,近年来因生态空间压缩破碎,气象、自然等因素导致承载能力总体下降。分子增加、分母减少导致的容量超载国情短期内不会根本扭转,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性、风险性相应明显加大。为应对硬约束,必须过容量“紧日子”。

  2. 质量仍差。2015年,以PM2.5浓度50µg/m³(标志着“优质”)为标准,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76个城市年均值达标。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中国环境质量仍然很差,生态环境成为社会需求强烈的稀缺产品。为改变这种现状,理论上要明确提供生态产品属于发展内涵,生态产品具有产权与价值;实践上要主动适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社会公众诉求明显提升的“新常态”。环境质量改善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度最大,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完成的任务。

  3.稳中趋好。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国优Ⅲ类水体由1994年的24.9%上升至64.5%,劣V类水体由1999年的37.1%下降至8.8%,大江大河水质改善力度非常大;酸雨面积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水平,空气质量改善初见成效。但环境改善的幅度与老百姓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甚至与感受存在反差。这有认知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也有环境监测点位关注国家生态环境“大系统”与群众关注身边生活质量“小问题”之间“错位”的问题。

  4. 区域分异。中国区域间工业化进程、资源能源消耗、环境禀赋、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大,不同区域、流域和城市环境问题分化较大,质量改善步伐不可能“齐步走”、同步达标,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不能靠一个“方程式”来解决,全国统一性的总量控制方略要更加服从、服务于差异化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制定、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环境管理政策。

  未来,中国面临一系列艰巨挑战,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体制机制正在建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创新驱动等三大“红利”逐步释放。同时,污染物新增排放压力高位舒缓,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逐步形成。我认为,“十三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是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既是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窗口期、转折期,也是攻坚期。

  环保新目标

  环保“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为应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资源能源消耗、社会发展等新变化、新转折,需要从四个方面准确把握、深刻分析、辩证认识未来生态环境的目标。

  1.国际对比。中国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下解决更为复杂的环境问题,经济水平、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本质区别。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高煤”特征短期难以改变(煤占比长期维持在2/3左右),劣质煤、散烧煤影响大;而美国历史同期仅为19%,欧洲为30%。中国提出实行PM2.5控制的2012年,人均GDP约5400美元;而美国实行PM2.5控制的1996年,人均GDP为28000美元左右。因此,要正视因资源环境禀赋、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不同而造成的环境改善历程的差异。

  2.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是环境质量改善。一方面,全面小康是底线型标准,非达标标准或全国总体评价标准,重点应在“兜底”、“补短板”。需要将问题控制在较低、社会能接受的水平,但实际上全国不少区域质量目标应高于此。另一方面,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环境改善结果而非过程。相对于大江大河,老百姓更关注身边环境问题,如小河小沟的黑臭水体防治、灰霾控制、饮用水安全等。因此,要响应群众呼声,将环境改善的视角和侧重点做相应调整,大小并重、增强针对性。

  3.总体改善。相比于以往的定性表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是指全国大尺度、大范围、多要素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会有一个质变。从稳中趋好变为总体性改善,需要未来五年做出艰巨努力。特别是老百姓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认可度要明显加大,需要建立信息公开和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新体系,并采取多重措施,实现重污染天气“降频削峰”,显著降低灰霾对年均浓度的“拉升”和公众心理的“冲击”。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