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成绩单:自2013年起,光伏发电连续3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截至2015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约4300万千瓦,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
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以来,我国光伏发电市场逐步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若干配套措施。在政策暖风下,我国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中国光伏发电快速发展,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的一大亮点。”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介绍,我国光伏发电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各种工业厂房屋顶、公共建筑以及千家万户居民开展了各种分布式应用,许多地区把光伏与农业、渔业、生态治理相结合,特别是把光伏发电与扶贫相结合,开辟了各种“光伏+”应用新模式。
推动光伏开发,并网消纳至关重要。国家电网公司介绍,“十二五”期间公司加快新能源并网和输送工程建设,新增太阳能发电并网及送出线路3044千米;完善调度支持系统,优化调度运行方式;建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和信息监测系统,覆盖500余座光伏电站,预报精度85%以上;通过省间电网调峰互济,不断提高新能源跨省跨区交易规模,促进新能源消纳。
在光伏装机规模扩大的同时,光伏制造产业也在悄然壮大。自2008年起,中国连续8年光伏电池产量居全球首位,累计为全球提供了70%以上的光伏电池产品。
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6.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8%以上,多晶硅自给率超过60%;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超过4300万千瓦,超过全球总产量的70%;在全球光伏电池产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我国占据5席。
“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始终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均处于领先地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说。
同时,我国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梁志鹏介绍,我国光伏电池技术和质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多晶硅生产成本下降到每公斤16美元以下,并能实现四氯化硅闭环工艺,彻底解决了四氯化硅的排放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单晶及多晶电池产业化产品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7.95%,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工艺小规模生产的先进电池产品转换效率已超过20%;光伏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此外,光伏产业正发力“走出去”。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年光伏电池及组件出口量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出口额达到144亿美元。
标签:光伏发电装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