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利用带电粒子之间的淌度差异和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是分析科学继高效液相色谱仪之后的又一重大进展,使分析科学从微升级进入到了纳升级水平,不仅使单细胞乃至单分子分析成为可能,也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分析有了新的转机。
1937年,发明U形管移动界面电泳仪。这可看作是毛细管电泳发展的开端。
1967年,最先在3mm内径的毛细管中作自由溶液的区带电泳。
1974年,用200~500μm内径的毛细管作区带电泳分离。早期的研究受当时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未获得预期的高效分离效率,但为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1年,用75μm内径的石英毛细管在3万伏高压下实现40万理论塔板数的空前分离效率,这一工作被认为是现代毛细管电泳发展的里程碑。随后毛细管电泳的研究急速升温,许多大科学家也开始参与研究。
1984年,使用含表面活性剂的背景电解质,开辟了毛细管电泳另一个重要分支-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1987年,结合传统的等电聚焦电泳和凝胶电泳原理,实现了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和毛细管凝胶电泳。
1988年,实现了微量制备的可能性,提取和分离了50μmol的蛋白质、肽和寡核苷酸等。
上世纪80年代末,毛细管电泳的研究非常活跃,90年代起在技术和应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
1989年,推出第一批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1990年,改进和应用了紫外检测器。
1992年,激发诱导荧光检测器诞生,毛细管电泳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更新,灵敏度和分辨率均达到预期的高效分离效率。
标签: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