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就像当年的楚霸王在垓下一战,遭遇十面埋伏。中国电加热不锈钢反应釜等制造业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究其原因,很多人归咎于人工成本的上涨和货币汇率的波动,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并未触及深根,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远比这两点要复杂和艰难。
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美元坚挺,假如中国能把现有的能源价格打压到和美国同样的水平,或者比美国还低,那中国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方法(比如加快改革进度)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来对冲美国的能源价格优势,也就不需要人民币贬值。美国量化宽松的结束,意味着美国将进入一个美元坚挺的时代。
东南亚国家低廉劳动力的竞争以及发达国家对本国经济实心化的重塑,是不可忽视的外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越南、印度,也正想通过制造业的繁荣克隆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另一方面,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复苏经济的乏力,也想通过回流一些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业来进一步坐实自己的实体经济。因此,已独享“世界工厂”殊荣几十年的中国,正在遭受着越南、印度、日本、美国等国在世界生产分工体系上的前后夹击。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对接从中国撤离的中低端制造业;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也纷纷回流发达国家。市场通缩的压迫、用工成本的攀升、商业付款的延期,也让这些中低端制造业的盈利空间薄如刀锋,营运日艰。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市场通缩、经济泡沫、需求低迷及其它们之间的恶性循环,正在加剧着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这个错综的结构性顽疾,并不是简单的宽松货币和对外的产能、资本输出所能医治的。
现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困境在于用“中国市场换西方技术”的后发崛起战略已经不灵了。西方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死死控制,以及他们对中国山寨苏俄技术而后鲸吞其世界市场的警觉,已倒逼中国制造业只有大力推进拥有自护产权的技术创新,才可能抓住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而助推其重新勃兴在世界市场。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