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件费用降低70.6%,维护费用降低50多万元,使用寿命延长一倍……这些效益都来源于一个阀门的四次改进。近期,首钢股份公司硅钢事业部三作业区设备管理人员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改进,实现助燃空气调节阀升级换代、自主修复。
环形炉是生产取向硅钢的关键机组,其直径50余米的庞大身躯里可同时容纳100卷取向硅钢,这样的高温热处理装备全球仅有几座,在行业内颇有“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的神秘感。“取向硅钢经常被称作皇冠上的明珠,而环形炉一口气就含住100个珠子,工艺设定、过程控制、设备运行必须万无一失,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阀门,也要高精度、超稳定运行。”三作业区环形炉自动化专业技术郝晓鹏如是说。一座环形炉有八千多台阀门,其中在炉温工艺控制起核心作用的助燃空气调节阀是日本原装进口的气动控制阀门,其娇贵的出身和昂贵的费用让郝晓鹏和同事们一度“看不下去”。
时间一长,该类阀门在精度控制上总是出现波动,对燃烧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威胁。隐患必须消除在萌芽阶段,三区环形炉设备团队立即开展课题攻关。他们准确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阀门气动机构里的密封圈老化,进而导致气缸动作不稳定。围绕这一问题,郝晓鹏直接与阀门供应商取得了联系。外方明确回复:该密封圈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密封圈,既耐高温又抗老化。的确,该阀门控制的介质是450℃左右的高温空气,正常运行时阀门执行机构的温度在90℃以上,密封圈在这么高的温度下要长期保持高气密性确实很难。既然密封圈无法改变,那只能改变工作环境。他们通过大胆探索、反复验证、三次改型,终于彻底改变了阀门的最初面貌,执行机构与阀门本体之间多了一个散热良好、便于拆装、结构坚固的多功能支架,该支架投入使用后,阀门执行机构的平均温度降低为30℃,不仅大大延长了阀门使用寿命,还为阀门解体修复、自主修复创造了条件。在之前的环形炉中修,29台自主修复的阀门上线使用,检修运行费用直降54.9万元。目前,经过自主创新、四次改进的新型阀门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