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行业2016年开局销售形势和2015年经济运行情况回顾
1.进入2016年以后,工具行业的销售形势未见好转
分会月度小样本统计快报的数据显示,1-4月的平均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超过12%;一季度大样本统计数据显示,同比下降达9%。没有止跌回稳的迹象,形势十分严峻。
2.2015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
工具企业反馈的销售信息表明,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制造业不断积累的产能过剩压力迅速加大,政府稳增长的措施——也就是以往的刺激办法,效果迅速衰减。进入2015年后,情况更趋严重,导致工具销售形势再次大幅度恶化。具体表现在:逆势而上实现销售增长的企业占会员企业的比重已经从2014年超过三分之二,下降到不足三分之一(按分会季度统计数据)。2015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是:刀具市场总消费规模下降9.6%至312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国产刀具份额196亿元,同比下降11.3%;进口刀具116亿元,同比下降6.5%;刀具出口76亿元,同比下降2.6%(分别见图1、图2和图3)。
“十二五”发展回顾——我国工具企业结构性改革的成绩和差距
回顾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工具行业的发展,和前几个五年规划时期的持续快速发展相比,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这种发展形态,深深地打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对制造业持续影响的烙印——复苏缓慢又起伏不定。对我国工具市场来讲,在这种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变化中,额外又增加了一个冲击波,那就是当时政府出台的所谓“四万亿强刺激”保增长措施,这个强刺激立竿见影地促成了我国制造业形成快速V形反弹,于2011年达到峰值。在此影响下,国内切削刀具市场规模也创下了40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记录,按当时汇率计算,超过60亿美元,比全球制造业最强大的欧、美、日等国刀具消费规模高出50%,稳居世界第一。在当时发达国家制造业市场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我国工具市场迅速反弹,成为一个耀眼的亮点,吸引了欧、美、日跨国工具企业纷纷大幅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包括兴建新的生产设施、增加销售网点、开设技术演示中心等等,声称要在三、五年内实现在华销售翻番的目标。这种新的事态发展,为今天经济下行后,国内工具市场的剧烈竞争埋下了伏笔。现在已经很清楚,人为的强刺激,除了给国内工具市场带来瞬间的惊喜和短暂的盛宴以外,负面影响十分严重。至今我国工具企业仍然在为这种强刺激形成的后遗症付出代价。
自2011年我国工具企业销售规模达到峰值后,近年各季度销售形势变化如图4所示(按工具分会季度统计数据绘制,为会员企业综合销售数据)。
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强刺激推动下,我国工具市场销售收入2011年达到峰值,随后由于经济过热,通胀高企,国家又转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市场形势全面逆转,出现了高达两位数的负增长。这张图表虽然反映的是工具行业的综合销售形势,但在我国工具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构成中,切削刀具占比达85%以上,所以这张综合图表基本上也反映了刀具市场的变化趋势。结合图一和图四可以清楚看到,两者走势基本一致。国内刀具市场规模从2011年达到400亿元人民币峰值以后,一直到今年,总趋势在一路下滑,中间虽然在政府的“定向微刺激”下,在2013-2014年间出现过小幅反弹(下面将进一步说明,这个反弹还同工具企业加快结构性改革的努力密切相关),但是,这种昙花一现式的反弹,没有抵挡住我国经济总需求快速下滑的巨大冲击。值得警惕的是,这同全球制造业正在逐步复苏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靠的是市场力量,虽然缓慢但没有大起大落。而我国则有政府的直接强力干预,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我国工具市场的形势变化跌宕起伏带来的深刻教训是:政府介入过多,市场发生扭曲,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后果严重,破坏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这几年工具行业销售形势的发展脉络看,除了上面提到的政府强势干预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外,从2013年开始,也出现了一股正向推动力——那就是新一届政府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一再重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不搞大起大落的宏观调控,而是明确提出通过改革创新为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种正确的政策导向,对全国制造企业和工具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丢掉了指望政府再次出手救市的幻想,其次是一批走在发展前列的企业,认识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型轨道,自觉加速了“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步伐,2013年工具销售开始止跌回稳,2014年又出现了可喜的小幅回升,尽管受到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大背景的牵制,最终未能扭转乾坤,实现全面反弹,但是下降幅度收窄,这个成绩也是来之不易的。这两年,传统的低端高速钢标准刀具销售大幅度下滑,即使是大厂名牌产品也不能幸免,很多企业下降幅度达到30%左右,而2015年国内刀具市场整体规模下降9.6%。两个数字的差距,说明制造业在低端刀具需求大幅下降的同时,对现代高效刀具的旺盛需求有增无减,这一减一增说明我国制造业对刀具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广大工具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这种需求的重大变化,必须义无反顾的在供给侧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目前看来,一批走在前列的工具企业,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虽然目前还难以用精确的统计数据来描述这种进步。因为高端和低端,在某些领域很难用明确的数字来划定“分界线”。最终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用户的使用效果,而不仅仅是制造商制定的标准高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一些代表性行业的现场调研来评估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成果。以现代汽车制造大量使用的“三高一专”高效刀具为例:在“十一五”末期调研显示:主机厂(动力总成)的刀具国产化率在10%-15%左右,到“十二五”末期调研时发现,国产化率普遍达到25%-30%,进步是明显的。当然,高端刀具国产化的比重,在制造业的各个子领域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工具行业内部,各企业间调结构的步伐也表现出很大的分化现象。总体看来,目前会员企业中,在新形势下能做到扬长避短、准确定位,走上了适合自身的转型升级之路并取得显着成绩的,比重不足30%。大多数企业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进展,在宏观形势有所缓解(如2014年国家定向微刺激发挥作用)时,很快恢复活力。但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时,再度陷入困难,主要原因是创新和应变能力不够。还有少数企业在观望等待,指望政府出台更多的刺激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部分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传统刀具生产商,连续出现了深度下滑,情况堪忧。总的看来,工具企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成绩,纵向比较进步明显,但与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发展需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中央通过反复探索和总结,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
近年来,大家有一个解不开的疑问:为什么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的趋势未能得到有效的阻止?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马上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这几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就是要解决对经济形势怎么看和怎么干的问题。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现在已经明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中央在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
经济学界指出,回顾这几年的发展走了一些弯路,主要原因就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和把握新常态的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搭上了全球化的顺风快车,发展得太顺利了(尽管付出了资源、环境和社会的沉重代价)。今天,这条粗放式的快速发展之路走不下去了。但人们在前期的经济发展中,意识深处形成的惯性不易改变,使得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在观念上和措施上都没有得到及时的转变和准备。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形势也有一个通过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他们在上任的时候,已经看到上一届政府采用强刺激产生的后遗症: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现象。所以针对性的提出要重启改革,恢复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定地推出了史上最全面、最完善的改革顶层设计,我国停滞了十年之久的改革重新启动,庄严宣告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国为之振奋,也赢得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对我国新一届政府治理经济的政策取向,英国巴克莱银行用“李克强经济学”把它概括为“不刺激、去杠杆和重改革”这三重解读。这种解读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反映了外界对中国经济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充满期待。总之,本届政府开局良好。但随后的运行情况表明,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远非坦途,充满了矛盾、阻力甚至斗争。原来以为,通过简政放权、下放审批事项、对内对外扩大开放、降低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大力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组合拳,会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大释放发展潜力,从而改变过去政府包办代替,通过货币放水强行刺激经济的老套路。但几年实践下来,这些看似能释放经济活力的改革措施,远未达到原定目标,甚至可以说收效甚微——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有增无减。
特别是最近两年,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政府被迫把经济工作的侧重点放在稳增长方面,以便使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防止出现硬着陆,目的是为深化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这种设想和意愿当然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根源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出现了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原来以出口导向为主轴的三驾马车的发展动力迅速衰减,而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远未形成。迫使政府为了稳增长,重新启用投资刺激的老套路。这几年一路走来,政策取向从不刺激,到微刺激,到定向刺激,最后从去年末到今年初,实际上再次出现了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从发表的数据看:和“四万亿强刺激”时期相比,今年1季度4.6万亿的新增信贷与2009年1季度持平,而且新增社会融资总量达到6.5万亿,超过2009年1季度的4.7万亿。显然这是和改革目标背道而驰,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走到今天这一步,深层次原因是政府在稳增长和促改革之间面临两难选择:若改革力度太大,长期积累的矛盾会迅速引爆,经济出现硬着陆,这个后果对中国、对全球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另一方面,假如不断通过扩大投资来维持经济增长,但投资的边际效应在递减,产能过剩、库存增加、杠杆率提升问题在加重,积累的金融风险与日俱增,迟早也要爆发。即使不爆发危机,另一种可能的后果是,企业背负过重的债务将会发生长期的、像日本那样持续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增长放缓。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形势,使得政府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左右摇摆、举棋不定。但是,另一些经济学家不同意这种看法,指出所谓两难选择,仅仅是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和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回避改革阵痛的借口。他们指出,今年一季度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国有企业,都在投资上做加法,银行也拼命放贷,如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5.7%,而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2%。在处置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方面,也没有做减法,反而期望通过扩大投资来做大分母(资产),从而降低杠杆率。这种做法,同调结构的大方针背道而驰,十分危险!所以,解决当前我国的经济困境,唯一的出路是坚定地重启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宏观政策不能左顾右盼举棋不定。
与上述经济界关于调结构和稳增长孰轻孰重的争论相比,国内外经济界对中国金融系统一个严峻现实是有高度共识的:那就是中国的债务水平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见图5),存在分歧的是这种风险将如何收场。他们指出,中国企业债务所占比例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更加不能掉以轻心。所以经济界多数倾向性的意见是:继续在稳增长的借口下不断加大杠杆、无视金融风险快速积累的做法,将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稳增长和调结构两难选择的争论,到今年五月九日,由中央“权威人士”通过人民日报发表谈话的方式,做出了明确无误的结论。而其中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下面这段话:当前稳增长,虽然还得依靠投资,但要把握好“度”,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任何时候都要把抓改革、调结构放在第一位。
相信广大业内人士一定都会认真研读这篇“权威人士”的谈话,这里就不作更多的解读了。仅把对今后发展的大政方针至关重要的几句谈话摘录于下,和大家分享: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权威人士”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主线的高度,对我们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指导意义。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全面地解决了对当前经济“怎么看和怎么干”的问题。它将有力地指导我国经济发展走向长治久安的正确方向。
现在再把关注点回到我们工具行业。几年来广大工具企业在国内工具市场跌宕起伏的变化中,也深深地体会到,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最好的应对措施是调结构,促转型,就是说我们的实践体会和中央提出的指导方针是完全一致的。前面已经提到,虽然一批工具企业已经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但从全行业看,多数企业的转型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迎头赶上。中央领导指出,“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调结构、转方式的“最后窗口期”。所以,广大工具企业要进一步深刻认识、正确判断当前形势,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转变观念,摆正心态,排除一切观望等待的思想,义无反顾的加速转型升级的进程。
关注有惊喜
(来源:全球五金网)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