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洪亚雄:钢铁生产的环境治理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

作者: 2016年07月21日 来源:中华机械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在2016(第七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洪亚雄认为,钢铁生产过程具有尘源点数目多、点源—面源共存的特点,无组织排放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环境治理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使人民群众
    在2016(第七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洪亚雄认为,钢铁生产过程具有尘源点数目多、点源—面源共存的特点,无组织排放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环境治理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
     单一治理模式难以实现彻底根治
    据洪亚雄介绍,当前,我国空气污染水平比发达国家同期高60%左右,比美国现状水平高4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是环境容量的1.6倍、5.6倍。其中,京津冀大气严重超载,河北、河南、天津、安徽、山东及北京4项污染物排放量均超过环境容量1倍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工程带动大治理,钢铁行业不断加大环保设施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治理污染力度前所未有。2010~2015年,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重点企业废气处理设施数量从1.51万套增加到1.86万套,废气处理能力由21.8亿立方米/小时增长到39.4亿立方米/小时,增长了80.6%。全国钢铁行业平均吨烧结矿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87千克降低到1.22千克,降幅达34.8%。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从1.34千克降低到0.81千克,降幅达39.6%。“十二五”期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12.9%、13.0%、18.0%、18.6%。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21.6%。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53.7%,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23.6% 。
    洪亚雄认为,从整体来看,我国历史长期积累形成的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环境质量总体依然较差,特别是区域复合型污染是我国首要环境瓶颈问题:工业—农业共同作用、城市—农村交互影响、点源—面源同时贡献,各城市传输和关联,环境质量改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单一治理模式难以实现彻底根治。
    所谓的“零排放”难以实现
    洪亚雄指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烟粉尘无组织排放量,实际要高于有组织排放量,企业污染控制水平参差不一,所谓的“零排放”难以实现。其实,“零排放”是将焦化废水、制氧废水等工艺废水用于冲渣、熄焦等工艺环节,污染物并未得到有效降解,而是通过渗漏、转化为气态污染物等方式进入环境。同时,钢铁企业用膜处理法处理含盐废水,存在系统易污堵、清洗频繁以及由此造成的反渗透脱盐率下降、频繁更换过滤器滤芯等现象。而且,经过膜处理的水存在溶解氧含量偏低、硫化氢含量高且偏酸性,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因此,“零排放”不应推广,还应立法禁止。
    洪亚雄认为,我国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66%,整体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接近高收入国家中下水平。但总体而言,在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正面效应将逐步显现出来。
    洪亚雄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已经转向创新驱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变,加强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提升产业链,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同时,我国重工业进入峰值平台,能源消费处于缓增期,新增污染压力有所减少,环境压力有望高位舒缓。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建材等主要产品产量有望进入峰值水平,因能源消费带来的污染物产生量达到峰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于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
    环保成效要体现为环境质量改善
    当前,由于我国发展阶段、增长方式、资源能源禀赋等因素,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与百姓需求相比差距较大。洪亚雄认为,我国仍处于资源环境负重爬坡阶段,经济发展缓、区域差异大、产业结构重、煤炭占比高等形势依然突出,环境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由于我国经济长期高位增长,导致多项污染物排放量世界第一。其中,我国排放了占世界26%的二氧化硫、28%的氮氧化物、25%的二氧化碳,资源能源等对环境压力“弦儿”持续紧绷。二是我国工业化转段过程中,明显呈现区域梯度发展特征,既有像广东、福建等省发展与保护协调较好的地区,也有山西等省发展与保护均处于较差水平的地区,统筹协调的难度大。三是我国持续城镇化带来的格局性环境影响不容忽视,在近年来大规模、高强度开发模式下,城镇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四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35年来煤炭消费占比变化不大,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五是我国企业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部分工业行业COD、氨氮等污染排放超标严重。六是我国受制于气象、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应对的难度较大。七是我国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与机制尚不畅通。虽然社会公众环境权益意识日益增强,对环境质量的期盼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加大了对环境状况动态好转的认可难度,但根据调查,仅有两成被调查者用实际行动做出改善环境的个人努力。
    洪亚雄透露,“十三五”环保规划总体思路和核心,一是突出问题导向。环境质量是环境保护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环境保护的成效最终要体现为环境质量的改善。二是突出百姓期待。响应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三是突出系统科学治理。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复合性增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要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总量减排、达标排放、生态保护等实现质量的关键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和联动效应。
(来源:互联网)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