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表网 仪表产业】2016年村镇污水处理行业可形成400多亿的产值,2020年产值可增至840亿,2025年这一数字可达1300亿。面对这么巨大的产值诱惑,从目前水务市场的发展来看,污水处理主战场向农村转移的趋势似乎也日渐明显。然而,农村水务这块蛋糕真的好吃吗?
一方面,来自农村内部的污染源未减反增;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污水和乡村工业废水的侵害短期难以消除,多重叠加之下,很多原本山清水秀的乡村难觅一湖清水。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显现至今,农村水污染问题迁延多年,终呈愈演愈烈之势。2016年6月12日,《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公开征集意见,草案较大篇幅直面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问题,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药化肥施用等影响农村水环境的重要领域予以约束,并首次明确畜禽、水产养殖违法以及违法向农业灌溉渠道排放废水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这是各方呼吁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工业和城市水污染,农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不治理不行,工业和农业水污染必须两手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指出。
严刑峻法之下,农村水污染问题能否得到遏制?实际上,由于牵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诸多因素,如今,我国的农村水污染问题已远较30年前更为复杂艰难。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后,来自农村内部的污染源未减反增,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城市生活污水和乡村工业废水的侵害短期难以消除,多重叠加之下,很多原本山清水秀的乡村难觅一湖清水。
而解决之道,除了课以重典,城乡融合发展也必须提上日程。
污水处理率低 困难重重 公开数据显示,仅在2014年,我国村庄污水处理率不到10%,仅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少数发达省市村庄污水处理率稍高一些,其中上海处理率最高,也只有43%。一些省份还处于部分试点阶段。农村污水处理是改善农村水环境,乃至农村生态文明的重点。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看,无论是在政策规范,还是在管理体系,以及具体设施建设上,我们在农村污水处理合水污染防治上仍存在很多不足和难点。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厂网建设不完善,管线覆盖面不足,许多村庄污水直排河道,污染水体。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水平不高,且存在闲置或排放不达标情况。
缺乏维护管理人员。农村地区缺少专业的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维护人员,导致设施管理不到位,运行效率低。有专家表示,我国60%的乡镇仅1名村镇污水设施管理员,且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发展状态堪忧。
缺乏资金。全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经费拨付办法和标准,相关费用主要靠各级政府投入。而多数地方政府并没有将这部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一些地方需要乡镇自筹,运维资金难以到位。
政策短板问题。目前,在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行体制、监管、优惠政策等方面仍不健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教授曾表示,当前农村污水处理从法律规范、技术标准、对设备的认定,以及财政补助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此前说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技术已不再是当下中国村镇污水发展的阻碍,真正缺少的是配套政策、监管体系、财政补贴、技术评估以及专业人才等”。
农村水务市场蓝海正蓝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安全堪忧、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覆盖率远低于城镇。农村在我国的二元城乡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且保障民生意义突出,迫切需要国家下大力气推动农村水务事业发展。在农村饮水安全、污水处理等领域,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将有较大提高。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将迎来“大机遇+大挑战”。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工程投资标准中,小型人工湿地吨水投资2600-3700元/吨,土地处理2000-3300元/吨,稳定塘1900-3300元/吨,净化沼气池600-5300元/吨,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11000-39000元/吨。投资标准与处理规模、处理工艺等因素相关程度较大。综合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工程投资参考标准,保守估算,2014年农村污水分散处理设施投资单价为5000元/吨。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假设每年农村人口以2%速度递减(2003—2012年农村人口平均年复合增长率),2017年农村污水排放量大约为148亿吨。
农村污水处理率方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到2015年,我国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30%。由于农村污水处理率受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因素影响,预计到2015年,农村污水处理率将可能低于建制镇污水处理率30%。假设2014-2017年处理设施建设单价保持不变,以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20%计算,则2017年农村污水处理潜在市场规模408亿元(不包含设施建成后的运营市场规模)。
五大建议防治农村水污染
基于此,众多业内人士指出,防治农村水污染已是迫在眉睫。具体来看,应加快建设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按照市场导向建立多元投融资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作机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可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官建民营,即政府出资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利用环保企业的技术优势,实行第三方运营管理;二是合作建设,政府出让农村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权和收益权吸引投资,由投资者进行建设经营,政府花钱购买服务。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集聚型新型农村社区环境基础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
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调动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药和化肥安全管理,加快研发高产、高抵抗力的作物,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逐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天然肥料。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既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完善农村环保工作长效机制。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环境监管工作缺失,环境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建议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促进各级政府领导对本辖区农村环境质量负责,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并得到落实。
(原标题:唤醒沉睡中的千亿资本 农村污水处理路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