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对外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单位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9万亿元,同比下降11.93%,实现利润125.87亿元,同比增长4.27倍,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2.8%。
从数据表现看,钢铁行业触底反弹,但钢铁行业面临的环境大格局并未改变,这些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97%,在工业行业中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更为严峻的是,国家制定的去产能计划,目前时间过半,但完成任务情况尚未过半。去产能再度成为当下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去产能的方式也呼声渐高,继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重组消息确认后,河北钢铁和首钢也传出合并的消息。
“后续行业内的重组可能还会有。”钢铁分析师刘新伟对笔者表示,如今,国家针对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要求前所未有的严格,产能任务倒逼下,我国钢铁工业将引来新一轮的重组高潮。
然而,在中国钢铁工业上一轮的重组潮中,整而不合的遗憾仍然存在,政府层面拉郎配的嫌疑尚未消除,“在新一轮的重组过程中,钢企要避免过往重组成功率不高的问题,”一位要求匿名的钢铁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真正的重组路径,需要以企业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去推进,从企业的互补性和产品结构等方面自由组合,发挥市场的力量。
事实上,当下,政府也已意识到上述问题,在“十三五”发展目标中,首度提出大型结构性重组的思路。
大规模重组的预期
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已被列为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要任务。而无论是“十三五”还是针对钢铁行业的多个专项政策频出。“相关政策出台的密集程度和重视度前所未有。”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国家此番对钢铁行业去产能的决心十分大,与去产能相生相伴的兼并重组手段也被视为当下关注的重点。
在当下热门的宝钢和武钢合并之前,中国钢铁行业其实已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其中,宝钢主动出击并购韶钢集团和八一钢铁,武钢集团跨省收购昆钢集团和柳钢集团,而鞍钢和攀钢合并,也让西南地区的产能相对集中。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显示,1997年起,我国钢铁企业开始兼并重组,在2007年、2008年达到顶峰,至今已发生80起左右,其中,省内兼并重组事件42起,跨省兼并重组事件30起,跨国并购8起,分别占52.5%,37.5%和10%。
这其中,央企的主导作用明显,共主导兼并重组事件25起,占比31.25%,以地方国资钢铁企业为主导的兼并重组事件34起,占比42.5%。
“当时系列的重组改变了中国钢铁行业的格局。”上述人士也表示,这一轮重组基本按区域梳理了中国钢铁产业分布格局,但遗憾的是,这些钢企的整合效应并不太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仍在逐年下降。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2014年,这一数据更新为36.6%,而2015年下降为34.2%。
“国内排名前十名的钢铁企业中,第五名之后的单个钢企规模仅2千万吨左右。”刘新伟的观察中,即便当下传言的南北钢铁集团真的成立,规模上仍无法超越当前国际上排名第一的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后者产量规模达到近亿吨。
整而不合则成了上一轮重组中的另一遗留问题。2005年12月,武钢集团与柳钢集团签署联合重组协议,双方合作成立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并在防城港建设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计划投资600亿至700亿元,兴建一座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但到了2015年,广西省国资委退出,柳钢与武钢这场跨区域重组宣告失败。
“当时两企业重组后,内部的整合仍无法推进。”一位武钢集团内部人士则透露,那时的柳钢集团职工待遇比武钢集团还要好,引发柳钢集团职工反对,而双方在重组后应该推进的管理、运营方面等并未落实,只是在产能规模上进行简单并表。
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武钢集团身上。2008年,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并先后并购了青岛钢铁、齐鲁钢铁等省内钢铁企业,山钢规模快速扩大。
“与武钢集团的跨省重组不同,山东钢铁重组均在省内,阻力相对较小。”在上述行业人士的印象中,山东钢铁算是上一轮钢铁企业重组过程中相对较成功的案例。“但实际上,到如今,山东钢铁所兼并的这些企业仍然各自独立,总部并没有实际的财务权。”
引发这种整而不合的理由则是当时的政策引导着重点不在于此。“上一轮的改革中,国家注重的是企业的规模扩张。”刘新伟说,借助于重组,企业规模快速扩大,但整合后的融合,政策方面的引导并不太明确,此后也缺乏监管,企业自身也缺乏真正融合的动力。
新重组的方向
但经历了2015年的全行业亏损,我国钢铁行业的去产能已迫在眉睫。为此,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而今年的目标则是去产能4500万吨。
完成这一任务的难度也并不小,发改委日前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钢铁去产能仅1300多万吨,只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
“目前我国去产能的任务还很严峻。”上述行业人士表示,而除了供给侧改革外,通过兼并重组去产能的方式被视为更为简单直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也对外强调,钢铁行业要结合去产能工作推进实施推进战略性、破局性重组和行业转型升级。
但完全依靠市场化的重组难度很大。在上一轮的改革中,以民营钢铁企业为主导的兼并重组事件仅19起,占比23.75%,且此类兼并重组以本省、市内整合为主(14起),跨省整合为辅(5起),没有跨国整合。
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政策也引导企业从追求规模转为追求业绩变化,“在多个文件中,政府还在强化以市场和企业作为重组的真正主体,”徐向春说,但钢铁企业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若要推进重组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负债、人员就业问题和重组资金问题。当前,钢铁行业的整体负债率已高达70%左右,行业不景气企业还可能面临银行抽贷的压力,而若去产能政策出台后,相关的配套政策若不完善,融资渠道若无配合,完全依靠市场化的力量去鼓励重组难度也不小。
中钢协也透露,目前,全国各地去产能目标责任书已经签订,各地实施方案也已经确定,关于化解过剩产能的奖补资金、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八个配套文件已全部出台,且今年的基础奖补资金也已发放到各省区市。
“但这些主要是针对去产能的政策,在企业的重组方面的配套政策还需细化。”上述行业人士认为,只有真正让市场主导,让企业从自身需求方面自由组合重组,才能避免重走整而不合和“拉郎配”的钢企重组老路。
(来源:全球五金网)标签:钢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