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器人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将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及残疾人生活自理的重要工具,未来需求将逐年加大。
随着机器人应用技术的不断提升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将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及残疾人生活自理的重要工具,未来需求将逐年加大。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分类,医疗机器人归属于专业服务机器人,其自身可以分为诊断机器人、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及其他。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为1224台。其中,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销量为978台。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范围较广,克服了传统外科手术中精确度差、手术时间过长、医生疲劳和缺乏三维精度视野等问题。IFR机构预测,到2018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有望超过4000台。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机器人受到各国高度关注。美国已经把手术治疗机器人、假肢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心理康复辅助机器人、个人护理机器人、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定为未来发展的六大研究方向。目前,欧洲也计划将建立“RoboticsforHealth-care”网络,促进医疗机器人在欧洲的发展和应用。市场研究公司GrandViewResearch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2.7%。
目前,我国医疗机器人仍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还没有成型的规模化医用机器人产品。医用机器人在各大医院的普及率也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近2556亿元,医疗器械的进口额占据总市场份额的40%。其中,中高端市场的医疗器械几乎被国外厂商包揽,占比超过70%,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另外,我国康复机器人研发企业相对较多,大多数康复机器人正处于研发、检测阶段。目前,小部分康复机器人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大范围应用于临床。
政策方面,今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其中,六轴及以上机器人达到5万台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50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培育3家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在系列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提升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标签:机器人 医疗服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