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哈尔滨电气动力
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6台出口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的1000MW轴封式主泵机组,正在加紧制造中。公司总经理仲维滨介绍,卡拉奇核电站属于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工程,这批泵组将于2017年交付使用。
今年5月,哈尔滨电气动力
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国家核安全局审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具有轴封型核主泵及其主泵电机、三代核电屏蔽型主泵电机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目前,公司有各类员工1200余人,其中高技能操作人员超过500人。
近年来,哈尔滨把创新驱动当作后发地区争先的重点,先后入选全国“智慧城市”试点、首批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记者走访当地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骨干企业发现,面对传统产业压力增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重要机遇期,不少企业以技术和创新为引领,在各自领域闯出广阔天地。
在政府出资一亿元成立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一款喷涂自动化机器人设备正在运行。它能完全模仿成熟工人喷涂流程与技法,将喷涂质量提升40%,职业风险减少95%。集团副总裁蔡德章说,坐拥先进的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集团成立仅一年半就吸引博士、硕士300余人,人才“南雁北飞”出现回流。
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哈尔滨拥有高等院校49所,科研机构500余个,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优势如何变为发展优势?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说,哈尔滨瞄准科技资源富集的大学院所精准发力,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搭建各类研发、服务、创新创业平台。
“通过市校联姻,2012年科技局首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试点,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门支持创新成果本地转化。目前,与其他大学院校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李志杰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位创业团队负责人表示,由于担心风险,一些社会资本对创新项目的初期转化有顾虑,不愿介入。在市校联姻后,政府加强示范引导,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即由政府出资推动高校创新成果落地。待项目转化取得效果后,社会资本自然会跟进来,形成倍增效应。
一组数据显示出哈尔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今年上半年,哈尔滨经济增速领跑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其中高技术产业增长7%。一系列创新政策也引导了一批科技人员、大学生主动创新创业,过去一年中,哈尔滨新增科技型企业856户,其中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占1/5。
留法归来的布衣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CEO潘聪说,发展环境变好,对留企留人自然产生吸引力。目前潘聪说服几位在美国和欧洲的大学教授,即将归国和他一起围绕衣服、鞋子的数字化智能制造进行研发和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