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围绕“健全点位、共享信息、自动预警、严格考核”的建设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
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健全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建成统一监测、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河南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中,将在县级及以上城市、全省主要大气输送通道等区域布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成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40个,主要大气输送通道监测点位6个,大气灰霾站1个;省辖市所有建制区均建有能够实现六项因子监测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每个县建成3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其中2个在县城建制区、1个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形成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水污染监测方面,将在全省82条河流上布设省控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228个,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72个,在城市主要河流布设水质监测点位60个。 统一平台及时发布监测信息
《方案》强调,要明确重点污染源监测责任。严格落实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对重点污染物排放实施实时监控与监管预警。省直相关部门将密切合作,逐步开展养殖和农业面源、机动车污染源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源监测。河南省还将依托国家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及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监测资料,开展遥感监测解译工作,实现对省内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区的监测。
省政府要求,要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将大气、水、土壤、辐射、生态、污染源等环境监测数据统一传输至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形成全省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和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同时,还将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