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东北特钢高层内部讲话曝光:不破产、债务重组方案已获通过

作者: 2016年09月29日 来源:中华机械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9月27日,从相关人士处独家获悉,9月20日召开的一次东北特钢内部会议上,东北特钢高层表示,对于东北特钢的债务违约事件,由于“债券额度大,兑现资源少,不能一步到位,全部彻底的解决”。  不过,这位高层同时也

  9月27日,从相关人士处独家获悉,9月20日召开的一次东北特钢内部会议上,东北特钢高层表示,对于东北特钢的债务违约事件,由于“债券额度大,兑现资源少,不能一步到位,全部彻底的解决”。

  不过,这位高层同时也表示,“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东北特钢集团始终保证债券持有人根本利益的态度下,积极地妥善处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内部会议是否有东北特钢的债权人参会。

  9月26日,本息金额为7.441亿元的东北特钢2015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简称:15东特钢CP003)再次违约,成为东北特钢年内第9次违约。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债务违约,“辽宁省政府已确定表示东北特钢将进入破产程序”,并预计9月底出台破产重组方案。

  不过,日前独家获得的9月20日的那次内部会议中,并没有提及东北特钢破产一事。在这次内部会议上,东北特钢高层介绍称,辽宁省委省政府和东北特钢对债券问题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成立了东北特钢集团的脱困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债务违约问题的解决,辽宁省常务副省长任小组组长,小组成立之后,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进行沟通,就债务重组征求意见,并争取支持,辽宁省国资委与东北特钢集团聘请了专业律师机构,研究制定以保障债权人利益为前提的债务重组方案,已获得了辽宁省委常委会的审议通过。

  第二,东北特钢集团成立了债务重组的领导委员会,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家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债务重组的政策支持,债务重组委员会多次组织召开债权人、银行通报会,通报债券重组的基本方案,与债权银行协商沟通,争取债权人的认可和支持,达成共识。

  第三,积极抓好争取债务重组的同时,内外兼顾,内部努力改善运营质量,确保生产经营稳定,员工队伍基本稳定,为债务重组方案的落实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外部利用东北特钢在中国制造2025、国防安全与东北振兴工作中的突出作用,不断地呼吁和积极的争取国家给予债务重组政策的支持。

  第四,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为彻底扭转局面提供动力,东北特钢当前的被动局面经历长期积累的过程,体制机制落后是形成机制的主要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坚定的推进改革。

  获悉,东北特钢高层人士在这次内部会议上表示,东北特钢已经“按照辽宁省委和省政府的要求,制定完成了东北特钢集团2016-2018年的振兴规划,不但明确当前的任务,对于未来的三年脱困发展也做出了整体布局。”

  按照东北特钢高层人士在上述内部会议上的讲话,东北特钢计划到2020年,将东北特钢集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钢企业集团。

  获悉,上述东北特钢高层人士在会议上称,为实现上述一目标,集团全面调整了领导班子,重新进行了业务分工,确定了工作思路,采取相关措施,全力推进企业脱困发展,围绕企业当前生存和未来发展,将集中精力做好近三年的阶段性基础工作。计划到2018年,东北特钢集团的铁产量达到180万吨,钢产量达到337万吨,钢材产量达到300万吨。

  该高层人士表示,“这是按照整个省政府要求的三年规划,必须达到这个目标,总营业收入要达到350亿元,其中特钢主业要达到240亿元,通过拓展新业务,实现其它业务收入60亿元,在实现债务重组、债务结构优化情况下,实现利润3个亿,资产负债率要降到60%以下。虽然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我们相信能够克服困难,重新崛起。”

  据悉,在上述内部会议上,东北特钢高层人士称,东北特钢目前已“重新界定集团与子公司管理的界面,成立集团内经营部和质量管理部等部门,并将大连特钢下属的模具钢、锻钢、特冶等分公司、生产厂,全部划归给抚顺托管,增强了主体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品种规模化的能力。”

  东北特钢高层认为,“东北特钢虽然目前面临着处理债务的问题,但抛开财务经济层面的问题,从产业技术层面来讲,东北特钢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的”。

  东北特钢高层人士称,下一步,“东北特钢将构建以优化生产经营为前提、开展资本运作为关键、实施债务重组为重点的工作格局,优化生产经营,将以实现产品发展目标为核心,不断提升内部运行质量,做强特钢主业,为债务重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开展资本运作,重点推进特钢主业整体上市,引进投资者,拓展多元化产业等业务,进行融资减债,发展混合制经济,培育转型升级新动力,实施债务重组,重点以优化金融性债务结构为核心,降低负债额度和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费用支出,使企业甩掉债务包袱,轻装上阵。”

(来源:互联网)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