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配件网讯】原材料工业仍然是大多数省份,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工业的重要支撑。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材料工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愈显突出。
推进原材料工业供给侧改革
目前,推进原材料工业供给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已刻不容缓。一是市场需求不振、国内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产品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加大了原材料企业的经营难度;二是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三是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品价格长期走低影响,石化、钢铁、有色等企业盈利能力偏弱。以钢铁行业为例,钢材价格持续走低,铁矿石、煤炭价格不断下降和企业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带来的成本减少,无法抵消环保、人工、融资成本上升的影响,导致钢铁行业的成本压力不减。
因此,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精准施策,大力推动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增长动力修复,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要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一是开拓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品的应用领域,带动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绿色建材、高品质钢等节能环保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二是引导、规范和保护企业境外投资活动,鼓励支持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领域优势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有效政策,建立完善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引导企业加强产业合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多手段化解过剩产能矛盾。一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基于市场规律,通过产品竞争,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加快形成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促进僵尸企业退出。对环保不达标和超过能耗限额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水价等价格政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并通过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提高财政奖励标准等措施,将一批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的低端产能予以淘汰;三是建立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强化监管,加强动态监测分析。
要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以多种形式实施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整合内部资源,完善配套产业链,优化技术和产品结构,实现综合竞争力提升;二是优化钢铁、石化、有色等行业空间布局,如推动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结合各地区资源、产业、市场、环境、物流运输等条件,有序推进企业调整和搬迁;三是加大企业创新力度,支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新产品和短缺产品供给能力,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
(责任编辑:晨雪 QQ:2355779328)
推荐阅读:代理采购 2017年展会信息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