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三江源试点成立的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以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高原野生物种基因库”的特性,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近期,覆盖整个三江源国家公园、可远程控制的生态监测系统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成。借助高科技手段,观测者最长只需1天即可“跨越”三江源区12万平方公里。
三江源环境监测现“千里眼” 全区生态一日览尽
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下游流经我国近一半的省份并惠泽数亿人……今年4月在三江源试点成立的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以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高原野生物种基因库”的特性,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
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作为其核心区的国家公园到底什么样?由于地域辽阔、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一般人很难实地一睹它的全貌。
近期,覆盖整个三江源国家公园、可远程控制的生态监测系统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建成。借助高科技手段,观测者最长只需1天即可“跨越”三江源区12万平方公里。
青海省环保厅厅长杨汝坤介绍,这一系统主要基于千里之外的数十个长焦距高清远程摄像头,由我国自主研发,首次应用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透过监测大屏,在摄像头15公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其每根毛发都清晰可见。系统同时配备了遥感卫星成像技术,辅助科研人员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工作人员首先将画面切到海拔6178米的长江源区玉珠峰冰川,冰川纹理一览无余,非常壮观。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峰西南侧,全长约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而长达5.9公里的玉珠峰冰川,近年受暖湿气候影响,已成为消退型大陆冰川。
画面随后切换到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几只黑颈鹤正在水边觅食。这一物种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数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2只恢复到200多只。
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黄河源头的“姊妹湖”。通过遥感监测数据对比,两湖面积十年来分别增加了117.4平方公里和74.6平方公里。
由于环境逐年改善,黄河源区玛多县千湖美景重现,透过安装在山峰上的高清远程摄像头远眺,它们宛如点缀在草原上的蓝宝石。
澜沧江源头位于青海省杂多县,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向南流经柬埔寨,于越南的南部入海。当画面切换到海拔3800米的澜沧江大峡谷时,随着摄像头摇移,从大屏上惊奇地看到一大片柏树林。工作人员介绍,分布在这里的柏树是植物学界的活化石,达到世界范围内这一树种生长的海拔上限。
监测画面移至国家公园的一处草原退化地区,在裸露的黑土滩周围,一片郁郁葱葱的人工草地长势茂密。据介绍,近几年牧民们成功在这片黑土滩种活高原燕麦草,原本3000亩的退化草场如今已缩减到1600亩。
“借助‘千里眼’,如今三江源地区的基础生态研究效率也在大幅提高。”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技术人员说,他们选定的监测点均位于各生态系统的典型区域。通过分析各个年份、不同季节的画面细节,科研人员即可粗略掌握生态、气候等变化规律。
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晓南说,三江源地区11年来草地面积净增加123.7平方公里,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这些枯燥、抽象的数字如今通过可视化系统呈现,正变得生动和具体。
“千里眼”对于探索、研究珍稀野生动物的习性也大有助益。据介绍,在藏羚羊迁徙季,位于可可西里附近的摄像头捕捉到了这些高原精灵通过青藏铁路大桥的画面。摄像头还捕捉到了雪豹在岩壁上奔跑、交流的场景。这是昔日即使科研人员也很难看到的极具研究价值的画面。 连日来,来自环境保护部、湖北、新疆、云南等地环保部门的科技人员,纷纷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观、学习。专家指出,这一高科技手段对于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而言,还提供了一个三江源国家公园展示的窗口。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