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过后,一轮物流快递高峰正在袭来。为了确保商品完好、防止因丢扔包裹而损坏商品,商家对于快递的包装格外上心——即使是一件衣服,除了塑料袋,往往也还要装个纸盒子;如果是易碎商品如玻璃制品,白色塑料泡沫、纸箱、塑料袋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这样的包装确实不算大事,但对于双“11”的数亿件物流订单来说,这些不可降解的快递包装材料,即包装垃圾无疑将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狂购之后,是时候来审视一下快递背后的“白色污染”问题了。
5.25万吨快递盒难找“归宿”
根据菜鸟网络的统计,截止到11日24时,仅阿里系“双11”购物节就产生了6.57亿件物流订单。根据中国快递业协会的预测数据,今年“双11”期间,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将至少产生10.5亿个包裹。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按每个包装盒平均50克计算,“双11”期间产生的包装盒总重约为5.25万吨。
这5.25万吨的快递盒,究竟有多少会被回收利用?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副院长朱磊告诉记者,大部分使用后的包装盒被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集中处理。他透露,中国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小于20%,其中只有不到50%的纸盒会被回收。更可怕的是,快递包装中的填充物、胶带、塑料袋等,回收率接近为零,而且几乎是不可降解的,对水土生态和人体健康会造成长远的危害,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白色污染”源头。
“电商纸箱的回收,我们一直很头疼。”在上海某废品收购站工作的陈先生表示,一般情况下,电商纸盒包装外面都缠绕着透明胶带,这些在废品回收过程中需人工撕下,否则回收再利用时,胶带上的物质会粘在打纸浆的机器上,对机器有损伤。他表示,一般若是透明胶带过多,这个纸箱就会被直接丢弃。
这样的“白色污染”,在电商爆发式增长中,正变得越来越触目惊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最高日处理量1.6亿多件,有专家初步估算,去年整个电商系消耗了编织袋29.6亿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胶带169.5亿米、缓冲物29.7亿个。而根据国家邮政局预测,2016年全年,仅包装盒就将消耗300亿个。
合力破解“白色污染”有多难
对消费者来说,“双11”的物流包裹“密不透风”,确实增强了网购商品的完好度,但非环保包装和重复包装等问题同样给社会带来“环保后遗症”。
资深物流与供应链专家杨达卿透露,国内针对快递包装从标准到回收、再生利用的系统法规都急需完善,要加大对有毒包装等的惩戒力度。他告诉记者,这些在国际上都有可借鉴的经验,快递大国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此后还推出了《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组织起草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有一条提到,要“建设和完善物流中转设施和垃圾终端处置设施,形成统一完整、协同高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的全过程管理系统”。
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杨达卿认为,快递包装的白色污染是产业链上的行为,需要电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共推包装绿色化。菜鸟网络负责人王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菜鸟方面已研发出用PBAT改性树脂制成的快递袋,能够做到100%生物降解,正常在自然环境下几个月之内就会完全分解,被土壤吸收,“从9月7日开始,这种快递袋已在部分淘宝和天猫商家中试用,而且成本与普通快递袋几无差别”。
“可降解材料不是难题,现在生物降解包装材料、光降解包装材料都有,问题在于难以落实。”杨达卿认为,在没有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情况下,靠快递企业自觉履责并不完全可行,而且目前电商物流的80%是靠加盟式的“四通一达”系企业完成的,在包装统一规范和绿色包装成本上,或多或少存在阻力,“希望随着‘通达系’今年陆续上市,他们对于履行治理白色污染的社会责任也有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