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如临大敌。
11月22日,工信部网站上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该“意见稿”是在2015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基础上进行改动,更贴近眼下的动力电池发展情况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
“意见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技术门槛和产能门槛的大幅提升上。在第二条“企业基本生产要求”中的第(八)点规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而在2015版中,对锂离子动力电池企业的要求是不低于2亿瓦时;对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企业的要求是不低于1000万瓦时;对超级电容器企业的要求是不低于500万瓦时。也就是说,“意见稿”中对上述三类电池企业的产能门槛分别变为原来的40倍、10倍、2倍。
这对当前行业的冲击力无疑将是巨大的。今年前10个月,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总量为142亿瓦时,而根据“意见稿”中的要求,那么单一企业就将超过全中国一半的配套总量。此外,按照这一标准,国内主流电池企业中仅有比亚迪和CATL(宁德时代)两家可以满足要求,这两家企业年底将分别达到160亿瓦时和80亿瓦时的产能。而诸如力神、微宏动力、A123等知名企业均距产能要求相差甚远。
第二条中第(十)点还规定,要求“企业近两年内没有出现生产经营和产品应用重大安全事故”。这在2015版中也是没有的,应该是基于近年来频发的电动汽车起火事件而新增的安全门槛。
此外,针对去年开始的新能源骗补事件,“意见稿”中对企业整体规范管理方面也做出了更细的调整。例如“暂停公告资格的企业,应限期整改,整改后再次核查仍不符合的,将从目录中予以撤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列入公告,属于直接关系安全事项的,撤销后3年内暂停受理公告申请。”在旧版中,则并没有明确列出“欺骗、贿赂”等细节。
据工信部官网显示,从2015年版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实施开始至今,工信部已经发布了四批电池企业目录,共包含57家企业。其中无一外资企业。没有进入“目录”的企业意味着更难进入了,而进入了的企业也不是一劳永逸,工信部将对其进行定期重审。
政府对整治和提升新能源车行业的决心显而易见。当前,“补贴退坡机制”和“动力电池产能门槛”两只大手同时压了下来。前者“逼迫”车企和供应商加快技术研发,新技术短期内会提高成本,但长期则是降低成本;后者则更为明确地针对动力电池企业进行优胜劣汰,以大产能下压成本。相关部门试图通过新政策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企业技术提升了、成本下降了、新能源车企不给补贴也能盈利、消费者不给补贴也会主动购买电动车。
(来源:互联网)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