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简称《公报》)。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规模达到14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较2011年翻了一番,支出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 “这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GDP)达到2.0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累计提升了0.36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玄兆辉表示。
《公报》显示,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大,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达到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5.1%,提高0.4个百分点,这是近9年来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5%。 玄兆辉介绍,随着科技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兴起,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更加稳固,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201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达到10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达71.1%。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比重为76.8%,是世界上少数超过75%的国家之一。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9%,比上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表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总体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基础研究投入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钰认为,虽然我国研发经费再创新高,成绩可喜,但不能忽视的是,无论是研发投入规模还是投入结构,相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相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陈钰说,我国研发经费规模虽然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与美国相比,尚不足其50%,整体上仍与日本共同处于第二梯队。我国2.07%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比“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2%发展目标低0.13个百分点,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差距更大。2014年,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一比值分别为2.74%、2.84%和3.59%,韩国更是达到了4.29%。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2.5%的发展目标,但从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增长态势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着巨大挑战。 “从研发经费结构来看,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局面尚未实现根本转变,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5%左右的比例远远低于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水平(10%以上)。”玄兆辉特别指出,企业是研发活动执行主体,但其基础研究经费仅占企业研发经费总额的0.1%左右,而主要创新型国家通常在5%以上。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是增加国家原始技术创新供给、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专家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胜阶段,要如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深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持续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