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团队研制的20kW燃料电池系统为动力电源的国内第一架有人驾驶燃料电池试验机在东北某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用燃料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研究团队2014年研发20kW以氢气为燃料的航空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经过两年多的攻关,突破了轻量化、高效水热管理、高安全可靠系统集成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的电源系统通过了全部地面联试和环境适应性、高速滑跑测试等考核。此次飞行中,燃料电池系统输出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全部达到了技术要求。
此前,该团队先后研制了10kW级Ⅰ型、Ⅱ型、Ⅲ型航空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填补了我国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其中,Ⅰ型系统2009年11月应用于我国首艘燃料电池动力飞艇“致远一号”,Ⅱ型系统2012年7月应用于我国首架燃料电池无人机“雷鸟号”,Ⅲ型系统2014年9月作为某飞艇的尾推动力通过了高海拔环境适应性测试。本次有人驾驶飞行进一步验证了所研制的燃料电池电源系统不仅安全可靠性高,而且在-20℃低温环境下表现出优良的存放、启动和运行性能。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是新能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可广泛用于动力电源、分布式电站、移动电源等。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电源的航空器因低噪声、零污染和长时间续航等显著优势,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新能源飞行器的研发热点。(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