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诸多不利因素 几年治霾却迎来旧貌换新颜 你服不服?

作者: 2017年02月08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曾经,兰州人这样调侃尘霾笼罩的家园。   “2011年底,甘肃省兰州市打响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经过几年的治

  “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麻雀和乌鸦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曾经,兰州人这样调侃尘霾笼罩的家园。

  “2011年底,甘肃省兰州市打响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战攻坚战。经过几年的治理,如今,兰州市已稳定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序列,并在2016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作为西部欠发达城市,如何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实现成功逆袭的?兰州市的回答是,打破惯性思维,严格执法“硬”减排,强化督查问效,层层传导压力,用精细管理为污染治理腾空间。

  打破惯性思维,严格执法“硬”减排

  长期以来,面对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城市环境,兰州市虽然实施了一些治理措施,但始终无大的突破。“治理大气单靠努力不行,关键还要天帮忙”这一想法一度深入人心。

  甘肃省环保厅副厅长、原兰州市环保局长闫子江说,只有打破长期形成的惯性认识和思维,坚定治污的决心,打消治理污染影响经济发展、治理污染可能带来各种短期矛盾和压力、污染难治甚至不可治、大企业难管不好管的四大顾虑,大气污染治理才能找准路子,走对方向。于是,兰州市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不等不靠,拿出法律武器督促企业减排,“杀出了一条血路”。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

  兰州市先后引导投入10亿元,对全市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砖瓦等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全部进行深度治理,重点实施了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改造等项目。目前,全市火电机组颗粒物排放浓度均达到国家限值要求,城区三大电厂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60%以上。

  在污染最严重的采暖期,对高排放工业企业实行停产减排,2015年至2016年“冬防”期间,对226多家砖瓦、铸造等企业实行了停产减排措施。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企业进行关闭淘汰,其中,2014年关闭淘汰7家企业的20条(台、套)落后生产线。

  此外,推动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腾出环境容量。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兰州新区后,兰州启动实施107家企业新区搬迁改造,不仅有效扩大了城市环境容量,而且使工业企业“出城入园”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成为扩大新产能的过程,成为企业脱胎换骨式改造升级的过程,也成为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促进了产业布局和城市结构的调整优化。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

  兰州市从“治、管、控”入手减煤量、控煤质。

  兰州市环保局大气污防处处长武卫东介绍,兰州市对城区燃煤供热锅炉进行“换血式”的煤改气治理,2012年至2014年,对主城区716家1286台8270蒸吨燃煤锅炉实施了热电联产并网和煤改气,使原煤散烧供热锅炉退出主城区供热历史,对城乡结合部和高坪地区的574家615台870蒸吨经营性立式燃煤茶浴炉进行了集中治理改造。共计削减二氧化碳479万吨,使煤炭在城市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80%下降到60%。

  另外,改进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整合规范2家煤炭专营市场和218家二级营销网点,统一配送居民用煤,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优质燃煤补贴。同时对运煤车辆和劣质煤实行24小时卡口管控,严禁流入市区,确保居民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煤炭产品。

  在监管执法方面

  兰州市冬季采暖期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全市重点用煤企业实行24小时驻厂监察。据西固热电公司燃料管理部主任芦馨楠介绍,企业自5月份起就有兰州市工信委和市质监局3名同志全天候驻场,对煤的进场使用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总的“五限”措施。据测算,这一监管措施促使兰州市减少工业动力用煤135万吨。

  在机动车污染治理方面

  针对城市道路饱和度高、尾气污染重的现状,兰州市重点在“车、油、路”三个方面下功夫。强力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过去四年,兰州市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2.5万辆,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5325辆。同时,实施了机动车常年尾号限行,省、市单位错时上下班,禁止黄标车、重型柴油车进入城区,城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日均浓度下降22.73%和9.53%。

  此外,兰州市坚持把生态增容减污作为一项治本之策,着力构建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对整个市域进行封山育林,推进生态湿地修复和城市生态水系开发。

  实行重在落实见效的五项工作机制

  在大气治理中,兰州市坚持管理创新、执法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绩效创新,并且以坚强的执行力确保工作抓实见效。

  全面推行了城市网格化管理

  兰州市把大气污染防治顶层谋划的“最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起来,按照“一格多用”的思路,全面推行了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建立了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巡查全天候、调度数字化和应用多元化,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工作体系。

  设立专职瞭望员轮流监管片区

  为进一步强化监管,东岗西路社区在网格员的基础上,延生出了环保瞭望员,在电子大厦设立瞭望台,聘请两名同志为专职瞭望员,轮流监管所辖4个街区3800平方公里的片区。

  成立了西北首家公安环保分局

  为严格执法,兰州市成立了西北首家、全国第二家公安环保分局,形成了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无缝对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共对152家违法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处罚金额722万元,以环境污染罪刑事逮捕1人、治安拘留7人,对20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训诫谈话,特别是对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受到社会和舆论广泛关注,并有力推动该企业13个环保治理项目加快实施节奏。

  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

  在全面完成市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和并网的基础上,推广燃气热水锅炉余热深度利用等节能环保新技术,年减少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10%以上;开展综合执法,采取航拍取证、驻区包抓、驻厂执法、流动监测、平台监控、视频监视、工况监督等监管新举措。

  在工作中突出强化督查问效

  在治污中,兰州把原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合二为一。督查员24小时不间断地督查。3年来,督查室问责了950多人,形成治污的硬约束。与此同时,兰州市每年拿出4000万元用于奖励基层干部职工,做到奖惩分明。

  管出的兰州“蓝”会不会逆势倒退?

  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邢力峰说,实践证明,只要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从决策部署到推动落实各个环节都盯紧抓实,大气污染防治不仅可防可控可治,而且一定能够见到实效。

  2015年,兰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新标达标天数为252天,比上年增加5天,整体上削减二氧化硫3435吨、氮氧化物7424吨、化学需氧量2851吨、氨氮339吨,同比分别下降4.88%、9%、6.57%、4.25%。列入国家考核的PM10年均浓度1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PM2.5年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3%。

  ◆空气质量的改善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据省市卫生疾控部门统计,2013年至2014年冬季采暖期,全市城乡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病例和就医费用同比下降27.33%和47.4%;2014年至2015年冬季供暖期,两项指标同比下降18.18%和38.39%。

  ◆“好空气”带来了经济的加速发展

  2015年,兰州中川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全市接待游客人数突破达到4121.26万人次,增长23.53%,实现旅游收入334.56亿元,增长25.54%。

  然而,兰州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果是“管出来”不是“治出来”的,这样的质疑声一直存在。

  2016年,兰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43天,较2015年减少了9天。有人认为,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倒退了。

  多位专家、干部表示,“管”为“治”腾出了环境容量,通精细管理,兰州市的能源结构和城市布局发生了改变,兰州大气污染治理不会逆势倒退。

  武卫东也用一组数据证实了专家观点。按照环境保护部《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补充规定》,2016年,剔除32天外来沙尘天气影响后,兰州市年度空气质量达标率72.8%,高出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值3.4个百分点;全年重度以上污染天气8天且均为外来沙尘天气影响,全年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气。

  邢力峰说,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了平台期,治理的空间越来越小。治理工作带来污染结构的新变化,污染类型由单纯煤烟型污染向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混合型污染转化,成为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新问题。

  邢力峰表示,兰州市将立足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快大气污染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并争取上升到国家标准层面。并制定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争取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碳交易试点城市。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