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还没怎么回过神来,2017年就这么昂首阔步来了。作为媒体人,盼望的当然是媒体也能够兴旺发达。可提起这个话题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从元旦起,颇有影响的《东方早报》正式休刊,彻底转型新媒体。《京华时报》也从元旦起告别纸质转向新媒体。由于新媒体的崛起,出现了传统媒体消亡论,让传统媒体人心里凉凉的、慌慌的,从而变得浮躁起来。其实,是坊间的舆论有些放大。冷静并理智地来看,传统媒体有危机但无危险,有挑战但也有机遇。
供给侧未了解需求侧
传统媒体发展面临挑战,除市场的经济因素影响外,也受到产能过剩、库存过剩的影响。现在从一二线城市到地市级城市,总喜欢报纸、电视办得越多越好,种类越齐全越好,有行业类、经济类、都市类、娱乐类等。一个媒体集团,往往下辖若干子媒,一个城市就有若干报业集团、若干级别广电网络,新闻资源、广告资源就那么多。一个馍馍无数人抢,不够,怎么办,于是就有了恶性竞争,就有了恶意炒作,就有了虚假新闻泛滥。搞乱了市场不说,还损害了媒体整体形象,客观上造成一些纸媒的破产或停刊。
一个地级市,好不容易争取到晚报的刊号,加上已经有的日报、,拿出了要建报业集团的架势。可七八年下来,晚报无论质量再好,可读性再强,发行量和广告量就是上不来,靠日报每年补贴才得以生存。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文化环境和受众群没有明显变化,在地方经济总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过去的一个馍一个人吃,如果馍的数量没有增加,发展到后面一个馍3人吃、4人吃,素质差、基础差的不先饿死才怪。很多地市级报纸就陷入了这一怪圈,要不日报养晚报,要不晚报养日报。
可见,传统媒体危机的另一个因素,也并非传统媒体本身造成,而是追求媒体结构的“高大全”盲目发展造成的。客观地讲,传统媒体的确存在产能过剩、库存过剩的问题。因此,要保持传统媒体健康有序发展,传统媒体也存在“去产能”“去库存”的改革需求。
信心不足先乱阵脚
因为经济压力下的关停或转型,因为供给侧改革的调整,因为新媒体阵营一方有意打压,就对传统媒体发出消亡论,未免过早、放大和武断。从发展趋势上可以推论,从现在起就自暴自弃、自我了断,那大可不必。
传统媒体还有受众,还有市场,还有作为,就看传统媒体怎么走。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既然叫融合,本身就说明来自国家的顶层设计并没有忽略传统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应该在全媒体融合中考虑怎样做大做强传统媒体,才是当前最要紧的思考。
《嘉兴日报》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在注重全媒体融合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做大传统媒体。他们在党报上投入精力扩张地盘,为稳定纸媒创造了基础平台,然后在做好传统纸媒的同时,腾出精力和人手做新媒体,做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那种弃守纸媒,全力去攻新媒体的做法,只会顾此失彼,什么都做不好。传统媒体的赢利模式在领域特征上表现特别突出,而在没有“围墙”和领域之分的新媒体上则失去了优势。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只看到了依靠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是成功的方式,鲜见用新媒体的赢利去支撑传统媒体的例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纸媒纷纷感慨生死存亡关口,《广元日报》2016年采取社会赞助、自办发行的模式办了一张关注留守儿童的报纸,受到社会、学校和留守儿童家庭广泛欢迎,发行量竟达10余万份,远远超过集团其他报纸的发行量。这说明什么?说明内容对路,能满足特定区域内人群对精神食粮的需求,纸媒照样有市场,还有新的发展空间。
正如媒体人所言,“如果自己一天到晚讲传统媒体不行了,把会做的、能赚钱的事情轻易放掉,却花很多精力去做以前不会做、也不赚钱的事情,那吃饭都要成问题了。”如前所述,传统媒体还有发展空间和时间,重要的是,不管别人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唱衰传统媒体,自己不能唱衰自己,而是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条件,整合传统媒体资源,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潜在因素,开拓传统媒体发展新路径,以此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