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势头正猛,这一新兴产业为军民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2所智慧产业项目部(航天大道公司)顺势而为,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在新能源车联网领域耕耘出一片发展智慧交通的良田。
2017年初,该所智慧产业项目部车载大数据系统的“大道车辆监控平台”与“大道车载终端”通过国家符合性测试,在此基础上,采用该系统的两家新能源汽车公司顺利进入了工信部发布的第一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
“产品+服务”双升级的保障
“终端与平台构建的系统,是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需要而开发的。”12所智慧产业项目部主管聂磊说。
据他介绍,该系统由车辆智能感知终端、车辆云数据中心、车辆大数据分析平台、监控与运营中心、消费者服务系统5部分组成,能为汽车厂家研发部门提供数据积累,为售后服务部门提供故障及安全预警等相关数据服务,“从而为提升汽车厂商产品与服务的水平提供保障。”
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公司是大道平台与终端的重要用户,公司物流车、冷藏车的7款车型都运用了这套系统,其中两款车型进入了工信部首批新能源车的推广目录。
“大道平台与终端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公司研发部部长袁学飞说,在推进军民融合的进程中,智慧产业项目部将航天的传统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车载终端可以获取每部车辆电池、发动机等各个部分的状态数据和故障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送至后台数据中心;通过北斗与GPS卫星可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与行驶速度;自主研发的安全云平台为终端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大道车辆监控平台汇聚了每一辆联网电动汽车的实时状态、电池管理、故障诊断分析、全生命周期信息等10余种数据,车企用户只需要轻点鼠标,所有信息一览无余。就冷藏车而言,甚至连其湿度、温度信息都可以随时掌握。
“依托于监控系统,现在可以进行远程监管与维护,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也大幅减少运维环节中的浪费和成本。”袁学飞说。
顺势而为的预先谋划
事实上,建立监管平台是出于国家加强新能源汽车监管的顶层设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0%。但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安全隐患、车企骗取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等问题。
为此,2016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通知,提出建立企业、地方、国家三级监管平台的思路。随后,工信部召开关于建立三级监管平台的宣贯会,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尽快建立监控平台。
而早在2015年年中,12所智慧产业项目部就与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公司联手计划监管平台的方案。当时北汽、比亚迪等公司已建立车联网平台连接自己的家庭乘用车产品,而冷藏车、物流车这类商务车的监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时,车联网行业是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不少传统的汽车厂致力于“互联网+汽车”的建设。充分调研市场的前沿方向后,智慧产业项目部将目光瞄向电动商用车这一市场中的相对空白领域。
“很多企业将投入倾斜于乘用车的监管,大道监控平台的建立,让商用车与乘用车在管理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袁学飞说。
同样运用该系统的电动物流车生产商山东吉海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在2017年初进入了首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智慧产业项目部正与珠海银隆等公司洽谈合作,将大道监控平台和车载终端提供给更多优质客户。
监控平台的及时记录与反馈,有助于企业与政府的监督管理,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监控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本溯源查找原因,有据可循让汽车产品设计的底气更足了。”袁学飞说。
构建安全可靠行业大数据
在聂磊看来,国家符合性测试认证的通过,提升了大道监控平台及大道车载终端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为新能源车辆后续服务及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为新能源汽车工业大数据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介绍,针对大数据的安全问题,智慧产业项目部依托航天大道安全云,汽车数据从终端到网络再到云平台,数据信息安全有全方位的可靠保障。“可以满足企业信息基础设施高安全、高保密、高性能建设的需求。”
同时,运用智慧产业项目部的传统技术优势,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积累、建模与分析,可有力推进电动汽车行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着眼于这样的发展,不仅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有了改进产品的数据基础,政府能更好地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情况,也为平台供应商由单纯制造产品向延伸服务咨询发展提供契机。”聂磊说。
(来源:机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