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现在有复印机,在古时候,人们又靠什么来复印文字或者图案?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个好办法。
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活字印刷似乎更像一种近乎的遗忘技术,存在于传说里。昨天,西安东郊一家少儿书画学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字印刷”体验课,让沉寂千年的活字“复活”,也让孩子们在了解汉字起源的同时,体验了一次千年印刷工艺。
体验课上,老师洪炜先带着大家认识毕昇:“他在发现雕版印刷术存在不足后,开始改良印刷技术,最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第一个环节要造字——先用木头,做出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将其分类放在木格里。这一步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在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活字架上,孩子们开始挑选活字。这些活字,是可以移动的,用木头或胶泥作为材料,由于活字字模与呈现在纸上的文字正好相反,孩子们需要先辨别出每个字的模版。
10岁的胡睿珊选了一首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选好了的活字,得重新组合,排列在字盘内,再开始涂墨印刷。
“第一步是制版,第二步是涂墨,这是关键一步,轻不得,重不得。”洪炜手把手的给大家教,用鬃刷在一个个活字上刷好墨,“墨和水是有比例的,太浓,容易晕开,太淡,就印不上了。”
等到墨均匀涂开后,再把宣纸铺在活字版上,用扑子按压敲打,用力要匀称。
这是个细致的活儿,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大的耐心。几分钟后,胡睿珊开始将宣纸一点点地掀起来,“好紧张、好紧张”。
洪炜说,现在的平面设计或者印刷偏商业化,而过去的印刷具有浓厚的手工色彩,“比如手绘的线条,手写的字体,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这些更容易让人进入思考的状态,所以把它们亲手印出来,体验‘让汉字动起来’的过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记忆。”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