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网讯】出于食品安全,各国对食品标签管理都非常重视。标签作为食品的身份证明,是向消费者说明有关食品特征、成分和功能的主要载体,也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国家都对食品标签分别制定了法律、法规及标准。
如2017年,澳大利亚按照进口食品检查法(IFIS)的要求对进口食品进行检查,统计发现在所有的不合格项目中,标签不合格的情况约占75%。
2017年2月,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发出消息,澳大利亚某公司宣布召回我国的“米老头”麦通,因为产品未标注花生过敏原。受召回产品的名称为“米老头农夫小舍麦通”(芝麻味),在新南威尔士州与首都地区的华人超市有售。澳新食品标准局称,由于产品含有花生成分,对麸质过敏或者不耐受者食用后会有不良反应,建议消费者将产品退回获取全额退款。
目前,我国食品出口企业对标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在实际出口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加以改进,食品出口势必将受到影响。从全球范围看,食品标签标注内容呈现以下两大趋势,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
突出人身安全保护
大部分国家地区普遍认可食品标签上需要强制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厂商名址、日期标示和贮藏指南、食用方法等一般性内容,仅在对具体内容的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除此以外,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各国地区还会针对本国地区市场较为关注的含过敏原、转基因、辐照食品出台具体法规标准,明确强制性和推荐性标注内容,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欧盟要求辐照产品需按输入国要求标示“经辐照/电离辐射处理”字样,对于转基因食品需标注GMO的来源、过敏性、伦理学考虑以及不同于普品的成分、营养价值和效果等信息。俄罗斯不允许使用辐照食品或辐照食品配料,转基因食品须提供成分及来源。
引导健康营养风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向往更健康、更清洁的生活方式,对食品质量的期望逐步提高,对食品构成也更加关注。食品标签是产品的“脸面”,在食品标签上注明营养成分的详细、准确信息,有助于扩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倡导健康饮食的习惯。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真实性和透明度的需求引发了食品标签的进一步升级。除了要在产品或包装上能够找到和看到,食品标签还要更加简明、清晰、易懂,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食品出口企业,一是要提高标签对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熟悉并掌握进口国食品标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将食品标签置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同等高度对待。二是要严格按照实际情况标示食品信息,随时关注进口国食品标签要求的新变化,以免因标签原因导致产品被判为不合格而无法通关。三是紧跟国际贸易形势提前抢占市场先机,打好“营养、健康”牌,扩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标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