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科院最新材料与技术研究成果进展

作者: 2017年06月20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拥有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研究水平已进入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拥有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研究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期,中科院在先进材料与科学技术方面取得多项进展,为推进各领域研究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中科院锗辅助绝缘体上石墨烯材料生长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SOI(绝缘体上硅)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在绝缘体衬底上直接制备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目前,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多个项目支持。

  该项研究工作获取进展,突破了石墨烯直接在绝缘衬底生长的难题,有利于获得晶圆级石墨烯材料,推动石墨烯材料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同时,该研究工作取得进展也有助于我国科研工作者在石墨烯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苏州医工所图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工作获重大进展

  为了解决工聚焦显微镜中其分辨率与信噪比相互矛盾,近几年,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加大技术研究工作,对入射光进行偏振调制,得到尺寸较小的径向偏振光纵向分量的聚焦光斑,成功提高了现有图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的分辨率,获得了高信噪比且更高分辨率的图像。目前这一成果已经在Optics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该项研究成果取得进展,成功解决了共聚焦显微镜中分辨率和信噪比的矛盾,有助于径向偏振光在图像扫描显微成像中的应用,对日后科技工作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也提供了很大帮助。

  宁波材料所耐高温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研究工作获系列进展

  为了避免高温下金属陶瓷膜内金属纳米粒子成分和微结构的变化,从而诱发涂层光学性能的衰减 (不可逆性),近年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功能薄膜与智构器件团队聚焦新型金属陶瓷基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研发,于近期取得系列新进展。

  金属纳米粒子嵌入到陶瓷基体中组成的金属陶瓷薄膜是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核心工作层,其热稳定性和综合光学性能直接决定着整个涂层的光热转换效率,宁波材料所开展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进展,有助于构建热稳定性优异、热发射率低且吸收率高的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从而解决光热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重大材料基础问题。

  中科院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研究获新进展

  对中性细胞迁移进行研究,可有效观测其功能是否受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对已经已发生的的疾病能够提供相关治疗方案。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应用技术研究所刘勇研究员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Francis Lin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微流控芯片研究了慢性肾病生物标志物FGF23对中性粒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这一新型微流控芯片揭示了FGF23削弱中性粒细胞的粘附性和趋化性以及多细胞趋化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这对医院进行疾病机理探究和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进行细胞迁移规律基础研究提供了帮助。

  上海高研院等二氧化碳直接制液体燃料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暨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二氧化碳(CO2)利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于6月12日在《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在线发表。

  该研究创造性地采用氧化铟/分子筛(In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CO2加氢一步转化高选择性得到液体燃料,被认为是CO2转化领域的一大突破,为CO2转化为化学品及燃料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中科院在多通道光声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晓明研究团队刘锟副研究员,在多通道光声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支持。

  它首次实现了单探测器同时探测3个谐振腔的多通道光声光谱新技术,在这项新的光声光谱技术中,单个光声池内设有3个不同共振频率的声学谐振腔,使各声学谐振腔的光声信号互不干扰,而且仅用一个麦克风就可同步探测各个声学谐振腔中的信号。

  这项多通道光声光谱新技术将大大扩展光声光谱多组分的探测能力和应用领域,尤其将极大地方便和简化多波长气溶胶吸收系数探测的光声光谱系统。

  中科院非线性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过验

  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术是一种可突破阿贝衍射极限的宽场显微成像技术,因其非侵入、成像速度快及光损伤小等优点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6月1日,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对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非线性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进行了验收。

  该系统分辨率达到亚微米甚至纳米分辨率的超分辨光学显微技术能够克服传统光学显 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缺陷,突破衍射极限,实现在细胞水平上的超分辨成像能力。

  编辑点评

  随着高技术群的兴起,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可见材料科学在我国科研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开展相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中科院为我国最高技术研究中心,在材料科学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为我国各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整体科研技术水平。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