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仪器网 市场分析】日前,国家卫计委宣布在已批准的5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类别基础上,新增5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类别。至此,共计10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被纳入社会投资领域。以产业视角,健康界特推出“独立医疗机构之春秋践梦”专题报道。
通过向上游供应商采购检验仪器及试剂耗材,独立医学检验中心(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 ICL)利用多种检验检测技术,为下游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服务。
国内独立医学检验市场萌发于上世纪90年代。1994年,还是广州医学院下属实验室的金域检验,率先探索医学检验外包服务。2000年以后,迪安诊断、达安基因、艾迪康等ICL机构也相继成立。走在时代前沿的开拓者们,如今已成为独立医学检验市场的领头羊。
援引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0年我国ICL市场规模仅为12亿元,2016年达到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发展速度极快。
2016年我国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约为26500亿元,按照检验收入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10%的经验推算,2016年我国医学检验市场规模约为2650亿元,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渗透率(占比)约为4.5%。
如果以2016年的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为基数,比照美国35%的渗透率,我国独立医学检验市场则至少拥有928亿元的理论空间。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图表制作:健康界财经产业部
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相较于海外市场,我国独立医学检验中心的起步晚了半个多世纪。不过,起步后政策鼓励趋向明显,并且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首次对医学检验所的注册资金、人员配置、房屋设施等做出规定。政策利好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2009年以后,国内独立医学检验机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当时规定医学检验所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并且只接收医疗机构提供的标本,不接诊患者。
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首次提出 “鼓励资源集约化,探索成立检查检验中心,推行检查检验结果医疗机构互认,以及后勤服务外包等。”
2013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共包括1462项检验项目。其中,临床体液、血液专业360项,临床化学检验专业347项,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458项,临床微生物学专业152项,临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专业145项。
2016年12月,国家卫计委印发《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试行)》,在2009年政策基础上进行更新,将审批权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下放至市级及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再次强调“逐步推进医疗机构与医学检验实验室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更加明确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为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路径;指出“连锁化、集团化发展”的方向;并且在服务对象方面不再规定“不接诊患者”。(详情参见本系列报道第一篇:《市场价值攀升 10类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会是谁的最爱?》)
国家指明方向后,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推进路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2016年10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132家医疗机构试点开始互认27项临床检验结果。在13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5家是独立医学检验机构,其中北京2家,分别是北京迪安临床检验所和北京洛奇临床检验所;天津3家,分别是天津金域医学检验所,天津迪安执信医学,天津爱迪康医学检验所。
数据来源:健康界 图表制作:健康界财经产业部
浙江、广东等地在项目设置和价格方面已有不少探索。以浙江为例,2005年曾大幅下调检验项目价格,为当地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发展带来利好;2017年5月,又增设多项基因检测项目,并为之设定较低的价位,以期释放产业空间,推进基因检测等医学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扩大化。
新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当下,伴随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推动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基层医院将更有动力外包医院检验科业务,ICL市场或将迎来飞速扩张期。
四大龙头成绩亮眼
根据金域检验招股书,目前我国有近500家独立医学检验中心。其中,金域检验、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和艾迪康是实行全国连锁经营且规模较大的综合性ICL,合计约占75%的市场份额。目前,四大龙头ICL实验室总数超过90家,且布局基本以一线城市(省级)为主。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图表制作:健康界财经产业部
金域检验:独立医学检验龙头
金域检验,全称为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9月8日正式挂牌。深耕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服务业务10余年,金域检验近年也开始尝试布局上游试剂耗材产品生产销售业务。不过,目前来看,检验服务部分的营收仍处核心地位,检验产品营收贡献较小。
数据来源:金域检验招股书 图表制作:健康界财经产业部
过去三年,生化发光检验业务作为金域检验相对传统的项目,收入占比虽然最高,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新型的基因组学检验业务,营收占比从16.14%增至20.05%,后劲可期。
金域检验下设38家全资子公司,并参与投资10家企业。在医学检验服务和产品业务线外,又开展了包括食品卫生检测、临床试验研究、司法鉴定、健康体检、检验试剂销售业务等非医学检验业务,未来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迪安诊断:打造大健康生态
迪安诊断,全称为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1年7月上市,是国内独立医学检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迪安诊断成立伊始便锚定“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十分重视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通与整合。自2015 年以来,迪安诊断相继收购北京执信、金华福瑞达、杭州德格、新疆元鼎、云南盛时科华、内蒙古丰信医疗、陕西凯弘达、深圳一通等多家体外诊断(In-Vitro Diagnostics,IVD)行业龙头代理商,并借此打通当地医院的检验科渠道,实现省内各级医院的渠道布局。
资料来源:迪安诊断
在此基础上,迪安诊断又开展“诊断产品+医学诊断服务+大健康”的组合业务,试图打造大健康生态,成效初现。根据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迪安诊断2016年实现营收38.23亿元,同比增长105.97%。其中,独立医学检验服务实现营收14.20 亿元,同比增长31%;诊断产品代理实现营收23.55亿元,同比增长209%;健康体检实现4123 万元营收,同比增长162%;冷链物流业务获得765 万元营收,同比增长2594%。
迪安诊断2016年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值得一提的是,迪安诊断在全国拥有200多家物流网点,实现了以24小时为响应周期的高效冷链物流网络,已获得业内第一张第三方冷链物流资质。与此同时,公司利用自身信息化平台开发了云检验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可实现检验数据的在线交互、分析解读与实施传递,为进入移动医疗领域打下良好基础。
达安基因:处于快速成长期
达安基因,全称为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4年上市。公司依托中山大学雄厚的科研平台, 以诊断产业上下游一体化供应商为战略目标,以投资方式推进产业链发展。
达安基因产权关系图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近年来,达安基因的独立医学检验服务业务和诊断试剂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服务业务板块,qixia最大实验室广州达安临床检中心,于201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30%。
达安基因2016 年年报披露,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均出现了相应变化,比如金域检测一跃成为达安基因第一大客户。
达安基因前五大客户资料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目前达安基因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16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达安基因新设子公司19家、参与合并公司1家,并出资9656万元购买了58家公司的部分股份。
在四大行业龙头之外,各地区市场新人倍出。仅以郑州市为例。作为河南省会,郑州市2016年新设了7家独立医学检验中心。
再加上之前开设的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郑州艾迪康医学检验所、郑州博奥医学检验所、郑州迪安图医学检验所、郑州凯普医学检验所、郑州寰基医学检验所、郑州华沃医学检验所、郑州海普医学检验所等8家医学检验机构,已有至少15家独立医学检验中心落地郑州。其中,2008年成立的郑州金域检验,经过8年深耕,2016年营收高达2.2亿元。
并购整合带来规模效应
一个省级独立医学检验中心,一年营收可达2到3亿元,引出一个新问题——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到底好挣钱吗?
以金域检验为例。查看其招股书可以发现,近三年来,毛利率均在35%以上,2016年度毛利率甚至达到42%。不过,在去除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支出后,其2016年度净利率只有6%。
相较之下,迪安诊断虽然在毛利率上不及金域检验,却在净利率上超出3个百分点,可见其在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图表制作:健康界财经产业部
独立医学检验中心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医疗服务行业,固定成本较高。从运营管理上看,独立医学检验比其他集约化的行业更为复杂,精细化管理也更难,所以独立医学检验企业一旦形成规模,短期内很难被超越。
现阶段,企业规模一般都是通过不断新建实验室来实现。比如,迪安诊断正按照“4+4”的发展模式布点,每年新开4家、并筹备4家医学检验实验室。不过,新实验室3-5年的市场培育期,短期内无法促成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必定影响企业的利润表现。
因此,包括金域检验、迪安诊断等龙头企业在内的独立医学检验中心,都开始布局上游产品端,甚至布局非医学检验市场。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事实上,不仅仅是独立医学检验中心正谋求打通产业链。
随着ICL市场日渐兴盛,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供应商和流通机构,也开始寻求布局下游市场。谋求产品、渠道和服务全面整合的“协同效应”,正成为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共同目标。
无论是处于上游的润达医疗、塞力斯等专业IVD渠道企业,还是处于下游的金域检验、迪安诊断等服务企业,都已经在资本的推动下加入到这场整合大战中。
以美康生物为例。作为专业的医学诊断产品研发机构,美康生物于2003年成立,在2008年开始进入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市场,于2015年成功上市。
2016年8月,美康生物以1960万美元收购美国Atherotech Inc(包括固定资产、实验室设备、相关执照、专利和其他无形资产等)。Atherotech Inc是专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专业化独立医学实验室,可全面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美康生物方面表示,此次收购不仅有助于公司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对现有涵盖临检和特检的多家ICL机构进行升级,还将加速公司实现ICL全球连锁化的步伐。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那么,随着渠道环节集中度的提升,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出现,包括GPO、实验室共建和区域检验中心等。这些新模式的出现,或将对传统ICL业务模式产生冲击。
编辑点评
走在时代前沿的开拓者们,如今已成为独立医学检验市场的领头羊。随着国家政策在第三方医学领域的逐渐加码,医学检测大咖愈来愈备受关注。可以发现,并购融合已经成为目前大企业扩增产品线的重要途径之一。
(原标题: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四大独立巨头是如何引领千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