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工作,日前,环保部发布了《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证求意见稿。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方法,制定了《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红外分光光度法。本标准为第二次修订。
目前,国外检测水中油的方法主要有重量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法、中红外激光光度法和无溶剂膜萃取红外扫描法。当前,我国测定石油类的方法有红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分光光度法、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度度法、分子荧光光度法以及荧光光度法,但环保行业的检测方法仅有红外分光光度法以及重量法。
1996年我国颁布了现行的《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 标准,2012年进行了第1次修订,该方法是目前我国环保行业测定水中油的唯一标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
红外分光光度法因其能全面、准确地检测水体中油类物质的含量,灵敏度高、不受油品影响,在我国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得到全面普及使用。但由于标准中使用的溶剂四氯化碳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ODS)之一,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禁止使用ODS,我国承诺在2014年12月31日前停止生产与使用四氯化碳。因此,亟需修订我国现行标准《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寻找替代萃取剂或发展新技术方法已迫在眉睫。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的标准修订中,修改萃取剂为四氯乙烯代替了原标准中的四氯化碳;增加了自动萃取方式;增加了线性校正方法等。
四氯乙烯,又称全氯乙烯,是乙烯中全部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具有不易燃易爆,毒性较低,沸点高( 121.1℃) 而挥发性较低等优点,也不受蒙特利尔公约限制,但它也具有一些缺点,一是四氯乙烯稳定性差,易光解,与臭氧反应生成光气和三氯乙酰氯;二是四氯乙烯提纯困难。因此,萃取剂的选择也是标准修订过程中的难点。
自动萃取法使分析人员从体力劳动中解脱,避免受试剂的毒害,提高工作效率,一直是分析检测的追求目标。手动萃取方式需将样品转移至分液漏斗,转移样品过程容易洒漏样品,导致样品量和样品浓度的损失;四氯乙烯洗涤采样瓶后倒入分液漏斗,萃取后量取水样体积,过程中挥发的四氯乙烯直接进入分析人员呼吸系统。自动萃取省去了水样的转移和量取样品体积,同时省去了体力劳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试剂对人体伤害。
红外分光光度法作为我国环保行业测定水中油的现行唯一标准方法,随着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对相关仪器厂商带来积极影响。
编辑点评
环保部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为标准的顺利起草做出了多项技术支撑工作。希望广大业界精英同仁能够不吝投稿,为起草制订《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做出贡献。
(原标题:水中油类测定标准修订 相关仪器厂商将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