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近期,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预计,在中国持续强劲的需求推动下,2018年全球光伏需求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3吉瓦。尤其是2018年第四季度,将成为光伏历史上最成功的季度,新增装机容量达34吉瓦。这些数据不仅预示着世界范围内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更预示中国将继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领跑全球市场。
光伏扶贫
光伏产业就是一场骗局?
“光伏扶贫”未完待续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寻求能源转型,尤其是以绿色新型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太阳能作为目前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自然成为了众多国家进行能源革命的重要目标。基于当前国内主要以煤电、气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很多人并不十分看好光伏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谈及“光伏扶贫”,有人甚至提出,中国光伏行业是一个不靠补贴就赚不了钱的行业,一个以低碳为标志却实则高能耗、高成本的行业,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这种说法不只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污蔑。
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新途径和扩大光伏市场的新领域,光伏扶贫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来自国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光伏扶贫发展面临了弃光限电、补贴拖欠、税费较重等等问题。尤其是弃光现象,打击了部分地区光伏产业发展的信心,以至于出现上述“光伏骗局”的言论。不过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犹如一剂强心针,为光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意见》明确指出,将继续大力实施光伏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村级和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计划新建2000多个村级电站,总装机30万千瓦。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我国还将继续坚持推进光伏扶贫的开展。
如何粉碎“骗局”谣言?
解决三大问题避免“弃光”
粉碎“骗局”谣言最有力的法宝就是真正解决光伏扶贫当中的一系列问题。有行业人士指出,目前弃光现象与以下几大问题不无关系。一是无标可依,质量不齐;二是资金不足,配套落后;三是建设无序,需求不符。
首先是标准与质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光伏设备上。由于目前扶贫光伏设备缺乏统一的准入标准,各地区光伏电站的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投招标过程中,乱入了一批缺乏光伏建设经验、靠低价中标方式参与的企业,建设出一些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的光伏电站,严重影响发电效率。我国亟待出台有关政策措施,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规范好光伏电站的建设。
其次是普遍存在的资金问题。目前我国光伏扶贫地区资金不足,无法满足补贴需求,容易造成补贴资金的拖欠。山东某企业透露,虽然户用扶贫光伏电站补贴部分由电网进行垫付基本实现按时拨付,但地面集中式扶贫光伏电站补贴拖欠比较严重。为了实现扶贫的承诺,只能优先保障扶贫资金拨付,造成现金流紧张,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资金的不足也会导致光伏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法与建设的光伏电站相匹配。部分贫困地区电网线路质量差、电压等级低、停电多有发生,光伏电站并网时对电压等参数影响较大,难以满足并入电网的要求。虽然国家增加补贴并非什么难事,但这并非光伏产业的长久发展之道。
再者就是目前光伏电站建设小散乱,建设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与本地负荷水平不匹配,市场消纳能力有限。目前很多地区光伏发电水平不稳定,对自然天气的依赖很大,这也为能源调度带来了难题。如果煤电价格低于或者等于光伏发电,那么就不会有人选择相对不稳定的光伏发电,哪怕它更加绿色清洁。此外,在市场饱和的地区,多出来的光伏发电还比较难以跨省供给。对于某些地方政府,省内煤电比省外光伏发电价格更低,而且多用省内煤电还可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就没有必要接收省外光伏发电。可见,光伏发电跨省调度还需要中央进行操控。
除了上述三大问题,目前光伏扶贫还面临了众多复杂的难题,这些难题往往还会因地而异。从根源上说,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改革电力体制机制。只有体制真正改革完成,我国能源结构才能得到有序改善,光伏发电市场的秩序才能更为公平有序。展望2018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向好,弃光问题有望进一步缓解,光伏有望发展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一极。对于
制造业来说,光伏产业的发展自然也会带来光伏设备需求量的大涨,国内有关企业需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为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参考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家电网、财经国家周刊、澎湃新闻)
编辑点评
光伏扶贫项目的传统挑战仍然会继续,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成本可能愈发提高。但随着光伏扶贫项目比例的大幅上升,该市场仍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尽管如此,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挑战。虽然中国弃光最严重的地区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弃光现象将会在其它地区相继出现,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言是必须尽快实现的。
(原标题:光伏需求将再创历史新高?我国需解决“弃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