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胶粘剂:环保产品成全球主流

作者: 2018年10月08日 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及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各类环保型胶粘剂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水性胶粘剂、热熔胶等受到追捧。上周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亚洲地区胶粘剂大会暨第21届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年会上,面对超过
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及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各类环保型胶粘剂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水性胶粘剂、热熔胶等受到追捧。上周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亚洲地区胶粘剂大会暨第21届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年会上,面对超过千人的海内外会议代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欧洲胶粘剂协会的负责人都传达了同样的信息。

  水基型产品受到欢迎

  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栩表示,2017年我国销售胶粘剂产品788.7万吨,销售额达987.8亿元。在各类胶粘剂产品中,水基型胶粘剂销量达461.9万吨,销售额达331亿元,成为行业最主流的品种。

  据日本接着剂工业协会副会长村上幹男介绍,近两年水性胶粘剂、甲醛树脂等环保型胶粘剂产品成为日本市场的主流;溶剂型胶粘剂已经成为市场占有率垫底的产品之一,且市场份额还在逐年减少。

  韩国接着产业协会技术顾问、理事金顯中表示,2017年韩国胶粘剂销量达到67.9万吨,销售额20.8亿美元。在这些产品中,水基型胶粘剂占到所有产品的36.2%,而溶剂型胶粘剂仅有4%左右。

  中国台湾地区合成树脂接着剂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施仁政也表示,2017年,台湾胶粘剂销量达50.5万吨,销售额达371.6亿新台币。其中,水基型胶粘剂占总销量的38%,反应型胶粘剂占22.4%,压敏胶占13.3%,而溶剂型胶粘剂仅占7.4%.

  “以生产鞋为例,若使用传统溶剂型胶粘剂,平均每双鞋消耗化学物质13.3克,产生VOCs10.97克。改用水基型胶粘剂后,仅需消耗化学物质6.1克,产生VOCs0.06克。而最新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只会消耗3克化学物质,无VOCs产生。不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鞋生产者而言,这样的改善都必然得到广泛欢迎。”施仁政说。

  环保政策倒逼行业转型

  记者了解到,胶粘剂产品的环保化,与各国家和地区环保政策趋严密不可分。

  欧洲胶粘剂与密封剂工业协会秘书长Philip Bruce表示,欧洲已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标准,以推动各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欧洲胶粘剂市场最注重的就是如何让产品满足循环经济要求。

  据村上幹男介绍,日本接着剂工业协会也推出了不含甲醛产品认证(F4认证),以及VOCs推荐一致性标准,并推出食品包装胶粘剂负面清单、家居用品包装指南、劳工安全调查等,保证胶粘剂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环境没有损害。

  施仁政表示,台湾地区已在今年3月14日推出环境友好产品认证,对产品中不含铅、铬、汞、镉、砷、锑等金属,以及甲醛、三苯基锡、三丁基锡等有害物质含量极低的产品,颁发绿色标识认证。目前,在台进行生产的李维斯、HM、ZARA、优衣库、阿迪达斯、李宁、耐克等多个服装品牌都已承诺,在2020年前全面停止含有害化学物质胶粘剂的使用。

  杨栩表示,2017年9月以来,我国也先后发布多个环保政策和法规。“仅2018年,就有13项与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相关的新国家强制标准、化工行业推荐标准、建筑材料标准施行。”杨栩说。

  “在环保高压态势下,规范运作的企业迎来发展机遇,收益明显提升;那些低环保投入的企业,在目前的环境下愈发难以生存。相应地,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高质量、环保型产品比例不断提高。”杨栩介绍说。

  技术升级是重中之重

  “虽然目前水基型胶粘剂和热熔型胶粘剂的使用比例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特殊领域,溶剂型胶粘剂的使用仍不可避免。胶粘剂行业仍需技术突破,让环保型胶粘剂产品全面覆盖需求领域。”金顯中说。

  金顯中举例表示,一直以来,汽车产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对各类产品轻量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汽车车体、动力电池、零部件等领域,胶粘剂的用量不断增加。目前,韩国汽车行业胶粘剂用量已达5年前的5倍。伴随市场对移动电子终端大尺寸、轻量化的要求,未来市场对胶粘剂的需求仍将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胶粘剂行业需进一步提高产品环保水平和技术水平,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

  我国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行业落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全球油价高位震荡,企业被迫限产或停产,化工企业搬迁任务繁重,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原材料涨价过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杨栩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胶粘剂企业的重点是提升技术水平,大力发展水基型胶粘剂、新型热熔胶,以及无溶剂型、紫外光固化型、高固含量型等环境友好型产品。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