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以“绿色钢铁、智慧制造”为主题的第七届宝钢学术年会在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开幕。
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协会、钢铁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的450多位企业人士、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聚焦时代变革,围绕产业调整和转型等热点问题,分享技术创新成果和探索实践,面向未来共商钢铁业发展大计。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工程院院士干勇在题为《钢铁工业绿色智能发展》的大会报告中,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钢铁工业绿色制造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了大力强化环保节能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举措等。
在2017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上,干勇曾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钢铁工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需求不适应、绿色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需求不适应的矛盾。
“钢铁工业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逐步深入,形成了较完整的多层次的PCS-MES-ERP体系,但距智能制造要求还有很 大差距。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干勇10月30日指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工艺过程数学模型的适用性差;全流程计划调度水平不高;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尚待打通;供应链协同存在较大差距;管控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他表示,“十三五”流程
制造业发展的总体任务在于:一是重点研发任务,旨在从全产业链、创新链视野审视我国与国际流程
制造业的差距,基于绿色化与 智能化集成研发的总体思路,重点围绕制造流程结构优化、新一代生态产品技术提升、制造-服务智能化平台建立、新型商业模式建立与运营四大关键路径。
其次,提升全流程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集成先进的产品在线检测技术和全流程质量监控技术,提高产品及国家重大工程、高端
装备制造用关键产 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实施材料基因组计划,借助“分子制造”技术,催生新一代生态产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手段,建立全流程制 造与服务平台;构建制造业与社会及其他产业互补的生态链及产业链。
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志浩在学术年会上谈到,“绿色钢铁,智慧制造”是全球钢铁行业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绿色钢铁”关系企业的生存,“智慧制造”关系企业的发展。
在谈及新技术对行业影响时,戴志浩认为,人工智能、新技术突飞猛进,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焦点。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正全面赋能各行各业, 与制造业结合带来的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内容。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智慧制造,都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代表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未来钢 厂的标志之一,也是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智慧制造不仅能促进制造业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其本身亦蕴含着一系列新业态 和新模式的增长空间,对传统企业的操作方式、生产组织、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提出全新的挑战,必将带来颠覆式的革新。钢铁企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 把握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智慧制造,突破一批智慧制造关键技术,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促进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设备管理、营销管理、 劳动效率等各方面能力大幅提升,促进全球钢铁企业转型发展。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对于“以技术革命推进钢铁生态圈绿色发展”的看法。陈德荣指出,必须在满足环保约束的前提下, 实现钢铁业的高质量发展。环保政策快速收紧、市场化调控手段的加强等,都推动着钢铁行业工艺创新聚焦到绿色制造技术方面。要解决制约中国钢铁业高质量发展 存在的空间布局和组织结构不合理的两大顽疾,必须借助外部推力。
报告指出,钢铁工艺技术的创新将重点聚焦到绿色制造技术方面来。过去两百多年钢铁工艺技术革命的核心是解决“效率”问题,未来钢铁工艺技术革命的 核心是要解决“清洁制造”问题。这既是越来越严格的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是钢铁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他认为,城市与钢厂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短期特有的现 象,必然会走向和谐共存。而要解决这一矛盾,目前以长流程为特色的钢铁生产工艺必须要向紧凑化制造工艺演变,减少消耗,降低排放。
陈德荣还介绍了中国宝武打造绿色钢铁生态圈的实践。他谈到,中国宝武成立以来,以打造“共建共享的钢铁生态圈”为使命,秉持“生态”理念,坚持绿 色发展,以智能制造推动绿色生产,通过“绿色智能工厂—绿色智慧企业——绿色智慧产业”的渐进式建设进程,影响和辐射整个钢铁生态圈,推动生态圈各圈层绿 色智慧转型,努力成为城市与钢厂和谐共存的典范。通过大手笔投入环保新技术和新
装备,确定低碳工艺技术创新路线图,实现绿色低碳技术工艺创新探索性突破 等,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绿色发展之路。他指出,为了应对城市钢厂的压力,中国宝武谋求“分布式、网络型、平台化、短流程”布局结构,加快绿色产品的研发 与制造;加快兼并重组步伐,通过联合重组主动淘汰落后,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他表示,身处大变革时代,中国宝武以“全球钢铁业的引领者”为企业愿景,将不断 加大研发投入,引领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