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保护来说,消弧线圈必须是可调节的,以便匹配和补偿在电网运行期间可能发生变化的电容性泄露电流。
通常来说,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调节消弧线圈的阻抗(或电流):
1. 通过初级绕组分接开关(调匝式)
2. 通过机械气隙控制(柱塞式)
3. 通过次级绕组电容器组(实心固定式)
1917年,WaldemarPetersen先生发明的初始调匝式消弧线圈通过相对粗糙的档位(通常约为每档10%)进行调节,对于熄灭大多数架空线路系统的闪络故障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出于安全和其它原因考虑,更加精细的调谐越来越变得需要。
1920年代后期,机械调隙式消弧线圈开发成功,是通过机械气隙控制实现无级调节的线圈。此种柱塞式设计也同样适用于自动调谐控制。
1990年代早期,由瑞典SwedishNeutral公司 Klaus Winter先生开发的第三代线圈类型基于创造性的实心固定式设计,该线圈的调节是通过低压电容器组连接到线圈的次级绕组完成的,电容器组的六个元件可以实现64个排列(见图1)。对于90%的常规控制范围,失谐度可达到最大仅+/-0.7%,优于“无级”柱塞式消弧线圈的机械调节公差(+/- 1.0%)。
消弧线圈控制原理图
实心固定式线圈的调谐不仅更精确,而且比柱塞式和调匝式的调谐更快。电容器组的独立元件可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调谐到最小和最大之间的任何位置,而柱塞式和调匝式线圈需要至少几分钟来从最小位置调整到最大位置。
油浸式消弧线圈(户外)
而且,实心固定式线圈的简单而坚固的设计使得油浸式灭弧线圈的密封性更好且和免维护。
标签:
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