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生物质能区域供热国际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国际能源署、中国生物质能源等中外专家及企业代表120余人齐聚武汉论剑,研讨生物质供热新模式,并参观蓝焰集团的生物质清洁供热全国示范项目。该项目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食品工业园,占地53亩,用于供热工程用地10亩,总投资1.3亿元。项目引进世界最先进的供热设备设计制造商丹麦Justsen公司生物质锅炉,在中国首次落户并实现配套
装备国产化,核心业务是为康师傅(武汉)食品工业园及其它企业提供生物质热能。专家组一行对该项目产生的能源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大勇介绍,此次论坛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尖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加强生物质能行业合作交流,促进生物质清洁供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3000万吨,生物质燃气(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气化等)年利用量约10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供热合计折合供暖面积约10亿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约3000万吨。到2035年,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5000万吨,生物质燃气年利用量约25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供热合计折合供暖面积约20亿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约6000万吨。
国际能源署专家Alan Searl告诉记者,生物质新能源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能源,也是唯一可以替代燃煤供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光谷蓝焰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生物质供热设备,产生了非常好的效益,值得关注和推广。同为国际能源署的专家Adam Brown则表示,中国或将在五年后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使用国,尤其是中国光大的农村地区市场潜力巨大,他十分看好这一块的增长空间。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生物质能专家窦克军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 83%,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 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合计约占 17%。 取暖用煤年消耗约 4 亿吨标煤, 其中散烧煤约 2 亿吨标煤,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截至 2016 年底,我国北方地区生物质能清洁供暖面积约 2 亿 平方米。生物质供热市场空间巨大,前景非常好。制约生物质能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可用燃料评估、排放标准苛刻、各地解读差异等方面。这些问题相信将来的不久都会解决,生物质能的春天将越来越近。
光谷蓝焰董事长熊建介绍,全球正经历着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应对气候变暖、打赢蓝天保卫战、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欧美发达国家日益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尤其是生物质清洁供热成为了生物质能源利用的主力。瑞典生物质能源利用占到34.3%,实现了生物质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其中 60%的生物质用于供热,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中国生物质资源量达12亿吨标准煤,可能源化利用的农林废弃物达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不到总量的5%。将丰富的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质热解多联产等清洁利用技术转化为燃气、热力、蒸汽对于中国替代削减燃煤、调整能源结构、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可谓意义重大。
据介绍,光谷蓝焰2016年与丹麦签约,引进其技术先进的生物质锅炉,2017年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师傅食品工业园落户并完成安装调试,2018年6月正式投产运营。这个项目建设2台25蒸吨/小时生物质供热锅炉,年供热能力为40万蒸吨,排放标准优于天然气,但蒸汽价格低于天然气。该项目创造了全国三个第一:它是国家第一次确立的生物质清洁供热全国示范项目,国家第一次引进全球技术领先的生物质锅炉项目,全国工业园生物质锅炉产汽量排名第一的项目。
光谷蓝焰常务副总经理李平介绍,光谷蓝焰已与丹麦建立新的合资公司,拟携手生产这种技术领先的生物质锅炉,以替代燃煤补充天然气供热。专家预测,未来它将产生巨大的能源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专家把脉:我国生物质能源大有可为
记者在“生物质能区域供热国际高峰论坛”专访了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办公厅政策研究室能源专家袁宝荣,她指出,生物质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唯一可转化成多种能源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资源种类多,来源具有多样性,资源具有分散性 ;开发利用技术类别多,应用领域广,技术相对成熟;适于分布式利用,就地生产,就地转化,就地消纳;生物质能的利用既是能源工程,也是环保工程、民生工程;供热所占比重较大,并具有绿色清洁、布局灵活、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都强调鼓励发展生物质能,
国家在《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明确要求,要大力推动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160个生物天然气示范县和循环农业示范县,生物天然气年产量80亿立方米;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体系。积极推动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商业设施与居民采暖中的应用加;快大型先进低排放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项目建设。
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中,国家关于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的要求是:大力发展县域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加快发展生物质锅炉供暖;积极推进生物沼气等其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严格生物质能清洁供暖标准要求 。到 2021 年,生物质能清洁供暖面积达到 21 亿平方米,其中: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供暖面积 10 亿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热电联产供暖面积 5 亿平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供暖面积 5 亿平方米;生物天然气与其他生物质气化供暖面积超1亿平方米。
国家在《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生物质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3000万吨,生物质燃气(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气化等)年利用量约10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供热合计折合供暖面积约10亿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约3000万吨。 到2035年,生物质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超过250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5000万吨,生物质燃气年利用量约250亿立方米,生物质能供热合计折合供暖面积约20亿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约6000万吨。
袁宝荣介绍,目前全国生物质锅炉供热初具规模,并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年利用量约1320万吨,完成规划期末目标3000万吨的44.0%。已投产运行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项目约1000个,供热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
她认为,制约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认知问题:生物质成型燃料属于清洁燃料范畴的认知度不够,部分地区甚至限制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环保属性、民生属性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排放标准问题: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标准不明确,生物质锅炉排放标准缺乏,部分地区排放指标过于严苛,极大限制了成型燃料供热产业的发展;三是热价补贴问题:生物质锅炉供热受热价补贴及管网建设制约,尚未出台热 价补贴、管网建设等方面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四是融资问题,生物质供热项目利用国有资金融资难。
她建议,一要建立生物质能优先利用机制,完善支持政策;二要严格控制农林生物质发电新项目核准审批,合理布局 ;三要建立生物质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四要建立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及技术规范;五要建立健全生物质能供热行业统计、评价、监管体系;六要强化行业监管,推动行业自律;七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分类发放,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