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市场评述 > 正文

经济转型能够有效降低我国煤炭需求

作者: 2018年12月10日 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开始进入煤炭减量替代阶段。11月21日,在第五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控研究项目”课题组发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我国开始进入煤炭减量替代阶段。11月21日,在第五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控研究项目”课题组发布的 《“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研究报告》(初稿)称,从整体来看,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背景下,伴随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动能转换,煤炭需求没有大幅增长的空间。在清洁能源加快替代和能效提升的压力下,预计煤炭消费将在“十三五”后期进入下行通道。

  煤控助力环境和生态改善

  从“十三五”前半期国家各项能源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看,煤控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环境和生态改善。

  报告指出,2015~2017年,一次能源消费的总量增长仅相当于 “十三五”增量控制7亿吨目标的27%;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8.5%,已经完成节能强度下降15%目标的一半以上。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5年的64%下降到60.4%;现役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9克标准煤/千瓦时,超过国家设定的2020年煤电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每千瓦时310克标准煤以下的目标;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已完成“十三五”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18%目标的一半。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核心在于控制重点耗煤部门的煤炭消费总量。重点用能部门是煤控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此外,对重点地区实现总量控制是煤控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加速了地方经济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散煤治理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中国煤控研究项目”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回顾与展望报告2018》称,在《大气十条》实施的五年里,清洁替代已经从工业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仅2017年,民用“电代煤”“气代煤”约600万户,减少散煤消费近2000万吨;煤炭减量措施从重点行业的提标改造、能效提升,扩展至燃煤小锅炉、小窑炉的淘汰关停,再加上“禁煤区”或“禁燃区”建设,散烧煤消费量的下降是比较明显的。

  尤其是在2017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在连续三年下降后首次增长,在电力、钢铁、煤化工等重点行业煤耗上升的同时,散烧煤逆势减量约6500万吨,使得煤炭消费总量以0.4%的增长实现软着陆。如果散煤没有减量,那么煤炭消费增速将上升至2.1%。

  煤炭消费没有大幅反弹基础

  然而,我国减少煤炭消费,摆脱依赖煤炭并不是坦途。“中国煤控研究项目”课题组称,煤炭消费连续三年下降后,在2017年出现反弹,比2016年上升了0.4%。特别是今年,随着用电需求超预期增长,部分现代煤化工项目陆续投产,以及钢铁、建材等行业的耗煤量上升,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增加。

  具体而言,虽然2016年下半年以来重点耗能行业效益水平有所回升,产量上升导致煤炭消费小幅反弹,但煤炭产能产量仍然处于饱和水平。同时,经济新常态下电力消费增长进入中高速区间的基本判断没有改变,今年上半年的高增速是短期各种因素叠加所致,不具备较长时期增长的可持续性。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助理研究员符冠云在会上表示,目前煤炭产能和产量仍处于饱和水平,煤炭消费没有大幅反弹的基础。

  报告认为,“十三五”后期,进一步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电力消费增速高;现代煤化工一些产品产能投资过度,加剧煤炭消费增长压力;耗煤部门去产能与减煤耗效果不明显;对电力产能过剩的风险重视不足;散煤替代的一些措施中,政府投入高、经济性差等。针对下一步如何进行煤控工作,完成控煤目标,《报告》提出了六项建议。

  一是控增量。煤电停缓建不能全面开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仍需定力。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以水定产,补足短板,谨慎审批新的煤化工项目,防止煤化工产品出现产能过剩,暂停审批煤制燃料项目(如煤制油和煤制气)。

  二是减存量。继续推进煤电去产能,避免大量煤电资产搁浅。扩大去产能覆盖范围,纳入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主要用能行业。酌情减少高耗能行业产品出口量,以此减少其对我国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是抓节能。要继续努力以国际领先水平为标杆,从工艺节能、管理节能等方面深挖潜力。打破行业和企业壁垒,深度挖掘跨部门、跨区域工业余热的低成本清洁取暖潜力。

  四是促替代。加快推行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建设可再生能源输送电网,深入探索可再生能源电力调度机制的创新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加快天然气价格改革和储气调峰能力建设,确保“煤改气”推得开用得起。

  五是讲效果。强化能源“双控”和煤控目标约束,避免出台刺激煤炭和石油消费增加的政策。以煤炭为重点,完善跨区域、跨行业用能权交易机制。要确保重大耗能项目建设的煤耗在总量目标范围内。

  六是重协同。当前要以改善空气质量为先导,以二氧化碳排放为约束,促进煤炭消费下降。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