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和产品短板突出 炭素企业面临重新“洗牌”
作者: 2019年01月08日 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炭素行业是国家的重要原材料工业,由于其优良特性,在很多特殊领域是任何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都替代不了的特殊材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近日,在2018(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中国碳素行业协会秘书
炭素行业是国家的重要原材料工业,由于其优良特性,在很多特殊领域是任何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都替代不了的特殊材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近日,在2018(第七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上,中国碳素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庆指出,由“炭”延伸、研制出来的炭材料和产品,应用领域极其广泛,而且,会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的石墨电极、炭电极、预焙阳极和阴极、炭块类、炭糊类、特炭类在全球无论产能还是产量都是第一,是响当当的炭素大国。可以肯定的说,202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炭素材料的多数品种产能将呈现严重过剩的局面,对此要清醒认识,超前思维,把握炭素行业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多数品种产能将呈现严重过剩局面
孙庆介绍,炭素材料及其制品属于原材料工业,以其优良的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耐热震等优异的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风能太阳能核电新能源等领域。2017年,我国炭素行业暴利的吸引力强大,有些企业把过去多年的亏损全都补上还有剩余,有些企业盈利额比过去多年盈利的总和还多,这种突然爆发对沉寂和亏损多年的炭素行业而言是难得的好事。但是,从长远发展而言又是坏事,停产的企业要复产,减产的要增产,老企业要扩产,没有的要新建。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炭素产业改造扩产、新建,热火朝天。
2017年,我国石墨电极有效产能是90万吨,产量63万吨(含出口并包括非会员企业),预计2018年产量70万吨(含出口并包括非会员企业),到2020年年底,我国石墨电极的合计产能是150万吨。随着电炉钢的增产,石墨电极的需求会有所增加,但目前石墨电极的产能利用率仅为53.33%。到2020年,全国石墨电极产销量不会突破80万吨(含出口并包括非会员企业)。随着价格大幅上涨,石墨电极由于经济效益的吸引,复产、扩产、新建的浪潮势不可挡。据中国炭素行业协会统计,到2018年12月,我国扩产、新建的石墨电极新增产能是60万吨(包括新建部分工序投了产的,正在建的和正在设计马上要开工建设的)。
2017年,全国工业硅产量220万吨,需用碳电极或石墨电极17万吨。2018年,全国工业硅产量预计230万吨,需用碳电极18万吨,目前产能利用率为45%。我国矿热炉用碳(石墨)电极现有产能25万吨,每年实际产量约为18万吨左右。2018年,我国新建碳电极厂将投产15万吨产能,全行业合计产能将达40万吨(含非会员,不连续化生产的小厂)。
2017年年底,我国电解铝产能4300万吨,但产能利用率较低。2017年全年电解铝产量3490万吨,预计2018年电解铝产量3650万吨,需要预焙阳极2000万吨左右。2017年,我国预焙阳极产能2400万吨,产能过剩900万吨,到2018年年底预焙阳极产能接近3000万吨。目前,我国预焙阳极的产能利用率为66.67%。我国炭素行业其它产品,如特种炭材料、负极材料、炭糊类、炭块类、低端碳纤维类、增碳剂等产能都是供大于求,预计到2021年过剩产能将全面显现,部分产品市场竞争可能会极其残酷,生产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
原材料和产品短板突出
孙庆认为,好的原料是生产优质产品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炭素产业原材料短板非常突出,最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接头焦和大规格电极的本体焦还依赖国外进口;二是生产聚丙烯晴基碳纤维的原料聚丙烯晴原丝,在国际上按战略物资控制,很难进口,国产的质量与国外有很大差距,难以生产出高端碳维。同时,我国炭素产品短板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特殊领域用高强、高密、高纯、各向同性石墨等与日本、德国、美国、法国都有差距;另一方面是高性能、超高性能碳纤维、中空碳纤维(大量用于飞机制造和高端汽车制造)与美国、英国、日本都有差距,与日本的东丽、东邦、日炭相比差距更大。
2018年1~8月,我国石墨电极产量416392吨,同比增长14.18%;预焙阳极产量1481407吨,同比增长2.41%;炭电极产量79692吨,同比减少7.55%;特种石墨产量24255吨,同比增长24.45%;糊类产品产量280075吨,同比增长28.71%;炭块类产量46632吨,同比减少26.59%。
孙庆表示,随着科学家对富勒炭、纳米碳、石墨烯研究应用的深入,将会有更多尖端炭素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材料不断涌现。但是,我国还不是炭素强国,有部分产品还有一些高端原料存在短板,依赖国外。因此,我国炭素行业要高度重视,以科学的态度,坚忍不拔的精神,上下游合作,尽快突破,以完善优质产业链。当前,在全球贸易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某些国家极力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下,更要坚持科技创新、自力更生,振兴我国民族工业。一是要高度重视环保排放,不要心存侥幸;二是要警惕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要盲目新上项目;三是要以优异的产品质量谋发展,不要只顾赚钱无视质量;四是要珍视供求战略合作,不要顾眼前轻长远;五是要抓住难得机遇,不要忽视科技创新;六是要珍惜“春天”强化自律,不要恶性竞争。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