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表网 仪表产业】更智能、主动、可靠的配电网是目前电网公司的建设重点,这其中配网在线监测、故障报警、主动抢修和线损管理是研发和建设的重中之重,智能电表等基础设施在里面扮演者不可忽视的角色。
在现有基础设备基础上,如何更好的提升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辅助配网的日常管理、监测、运维、抢修,这方面各地都在研究且有了阶段的成果。
研发新型模组化采集终端
2009版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目前正在运行中,虽然它使人工抄表走下了历史舞台,使抄表数据更加准确,并且能够针对采集的用电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但是面对对采集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2009版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渐渐不能达到要求。
针对此,中国电科院计量所设计了一种新型模组化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这个终端采用高速通信、北斗与GPS双星定位、eSIM等更加高效、可靠的通信技术方案,可拓展低压户表停电事件主动上报功能,提高授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更加精确地维护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可更加精确地维护用户电表关系档案,实现用户供电户回路阻抗监测及可靠的身份认证,预期能够大幅降低现场的运维成本,有效辅助配电台区智能管理。
升级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以后在智能电网中将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比如说配电台区的管理。从2017年开始,很多省公司做了停电事件主动上报这方面的研究,其中就有在电能表模块里加装超级电容。
2018年,集成了超级电容的Last Gasp智能电表终于在杭州诞生,并于2018年9月底前完成10万只Last Gasp智能电表试点安装。在低压停电瞬间,10万只Last Gasp智能电表能凭借存储在超级电容中的“最后一口气”,把一段意为“发生故障!”的数据送到配网自动化主站。在配网调控中心,能迅速综合不同电表发来的“求救信号”,精确定位故障位置,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抢修。
重新设计配网架构
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国内配网规划比较落后。虽然重新设计配网架构是“治本”,但是所需要技术、所耗费人力物力是巨大的,就像是城市规划和交通,北京作为国内一线城市还是面临着“夜以继日”的拥堵。所以听起来简单,但是重新设计规划的实际改造落实是相当困难的。
近日,惠州仲恺供电局创新性打造“井字形”智能双环网,实现分段分区隔离故障缩短停电范围及准确故障定位,实现自愈功能,满足N—2运行方式,实现无人巡视监控及集约化智能用电系统,节约投资及运行维护的人力成本。
据惠州仲恺局生产计划部配网规划工作组组长郑兆典介绍:“井字形”接线是指在配电网中,一个闭环网络由两路变电站出线,闭环网络之间也有联络,形成井字形网络,实现用户N—2运行方式。N—2是指正常情况下有N回线路对区域供电,在故障情况或者计划停电时减少2回线路供电,仍然可以满足该区域不停电。相比目前广东电网主流的配电网架接线方式来说,井字形智能双环网专门为高技术
制造业企业实现更高的供电可靠性;相比目前其他形式的配电环网,仲恺的井字形智能双环网在结构上,故障快速定位、隔离故障和自愈功能逻辑相对简单有效,便于建设和运行维护,可以为供电企业节省建设成本和运维的人力成本。”
高速通信实现业务拓展
全国几亿电力用户现有的电力通信方式中,70%的本地通信方式采用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10kHz~500KHz)。低速通信方式的通信速率慢,自动采集成功率低。而配网的在线监测、故障报警、主动抢修和线损管理都需要高速、实时、大量的信息传输,高速通信的呼声雨来越高。高速无线通信及高速载波通信技术,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传输速率提上到M bit/s级别,可对用电信息实现高频次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丰富电力信息大数据库,助力大数据深化应用,实现营配业务拓展。
基于高速通信能对全台区全量数据进行采集,可对配电台区进行全面的监测。2018年7月,国网湖北电力基于用电采集系统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创新开发了配电台区实时监测平台。该平台充分挖掘台区集中器现有功能,实时监测台区掉线和停复电、线路停复电、台区异动等,并通过在线表格图形展示。平台能够及时发现配网运行薄弱环节,提前预判并进行主动检修,保障电网安全运行;还可有效监测配网运行状况,优化运行方式,降低线损率。
(原文标题:升级智能表、研发新终端、高速通信道……配网智能化正在大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