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行业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坚定支持和积极引导,这些年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皆是如此。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来说,政府起到的是一个宏观调控作用,能够保障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对于新兴产业来说,政府则起到了一个牵头人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够为新事物生长提供必要因素,促进行业的加速成长。
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飞速发展,就得益于国家方面的高度重视与积极牵引,相关政策的相继制定和实施,切实保障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型科技产业的有效崛起。同时有关政府工作的持续开展,也逐步将我国智能产业发展带入到更高阶段。
三大科技词汇被写入工作报告
3月5日,政府在大会堂进行了2019年的工作报告,报告针对当前发展火热的科技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据部分专业记者媒体查阅,其中有三处表述在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未出现过,首次提出的三大科技词汇可能对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哪三大科技词汇出现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了呢?
在报告中有这样三处,原话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项目比例限制,有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以及“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其中“智能+”、“包干制”和“科研伦理”的表述为初次出现。
这三个新词汇无疑是新一年政府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新声音”,未来围绕着三大词汇的新动作必将不断,我国科技和制造企业只有对这三个词汇进行深度的理解和消化,才能把握住国家关注的重点以及行业发展的方向。
三词汇分别对应何种发展趋势?
目前,根据政府透露出的内容信息,再结合专业媒体的具体分析,本网认为新写入的三大科技词汇,未来将分别带来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首先,“智能+”对应的是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度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始终强调的都是“互联网+”,讲求数字变革和信息革命,而如今互联网已经日益普及,且新型智能技术也在逐渐涌现,“智能+”可以说成为了“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相比“互联网+”,“智能+”所能担纲的重任将会更多,除了传统
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之外,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改善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也将是其重要目标。
其次,“包干制”对应的是行业科研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前我国对于科技研发的支持比较笼统,“包干制”的提出意味着将科研人员的重要性进行了提前,并且国家给予科研人员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因此,未来科研人员进行研发活动的自主性可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相关薪酬和研发资金问题也能得到大力解决。
*后,“科研伦理”对应的是行业发展的标准和底线更加坚定。这些年关于杀人机器人、基因编辑婴儿等的研发也时常见诸报端,科研伦理的不明确引发了不少社会争议。而如今“科言伦理”词汇的正式提出,也表示未来我国行业发展会坚持基本的伦理底线,政府将在其中充当监督者和制裁者的重要角色。
机器人行业将会受到什么影响?
综上所述,三大科技新词汇的提出对于机器人行业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本网认为,“智能+”的强调将带动机器人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升华发展,智能机器人和各种智能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着重点。其中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于机器人的加持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机器人联网进程有望迎来提速,人机协助水平也能有效提升。
而“包干制”对于机器人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科研人员自主性和重要性的提升,将带动机器人行业的研发热潮,现在匮乏的相关人才和欠缺的核心技术,有望在未来获得弥补,甚至进一步发展实现对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超越。
此外,“科研伦理和科研伦理普及”的提出,可能对机器人的法律规范和研发规范带来明确限制。未来,诸如机器人应用的安全性、人机关系的处理、机器人上路等问题的法律落实有望加快,而新型机器人研发的自律性和人们对机器人的伦理认知,也有望获得进一步加强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