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石化产业发展大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表示,科技创新是实现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行业要在突破“补短板”技术、推广先进技术、攻克制高点技术、发展环境友好绿色技术四方面齐发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科技创新是核心动力
胡迁林指出,科技创新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这是因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提高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转换3条路径,而其中*关键的就是创新驱动,也就是说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具体来说,科技创新可以完全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资源,改变组合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放大生产力各要素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和效率;可以建立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为新内容的新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可以在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突出矛盾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增强以科技创新破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作用,切实提升发展质量。”胡迁林表示。
急需解决四大问题
“石化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解决以下4个突出问题。”胡迁林指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他认为,石化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具体表现为:低端产品拥挤、高端产品缺乏,如成品油、基础化学品过剩,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缺乏,且目前的状况改善尚不明显。2018年炼油、电石、乙烷等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5%,而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纤维、高端膜材料的对外依存度还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其次是生产效率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我国石化企业与国外主要石化企业的指标对比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营业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2个指标上,排名靠前的沙特基础、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三菱化学、壳牌等资产利用率为3%~6%,而我国的几大石化公司仅1%左右,营收利润率更是差距明显。
再次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高、环保压力大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重点产品如合成氨、甲醇、乙烯的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废水、废气、固废的排放量占工业行业总排放量的比例仍位居前列。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石油化工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固废产生量、危废产生量分别占17%、37%、11.8%和20.3%.
*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仍是主要问题。在2019年2月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9全国*有价值的十大化学品牌排行榜上,中国化工品牌无一上榜。在专业咨询服务提供机构科睿唯安遴选出的2018~2019年度全球创新百强企业与机构中,也没有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身影。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企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选择4条技术路径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借助科技创新来推动高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来讲就是要选择4条路径。”胡迁林表示
一是要突破一批补短板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石化行业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领域,其技术含量、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需集中补齐。特别是在聚烯烃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通用及特种工程塑料、新型特种合成纤维、新型特种合成橡胶和相关重大
装备等领域。
二是要推广一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
装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利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加快石化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是要发展一批环境友好和废物资源化技术,支撑产业绿色发展,如丙烯直接氧化法制备环氧丙烷技术、离子液体烷基化技术、等离子裂解煤制乙炔工业化技术、高性能磷石膏及绿色材料制备技术、焦炉尾气资源化技术等。
四是攻克一批颠覆性、制高点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一批短流程技术、微反应过程强化技术、生物基材料技术等,抢占科技制高点。如原油直接制乙烯等化学品技术、现代煤化工短流程技术、微通道反应器和微反应技术、生物基橡胶产业化关键技术、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应用技术等。
此外,胡迁林还强调了要发挥科技创新核心动力作用,全行业尤其是企业要提高科技投入的强度,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平台的建设,保障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造就和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和平台,使先进技术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工作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