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工业清洗行业已成为石油和化工生产不可或缺的“伴侣”行业,在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工业清洗是包括清洗施工与管理,清洗
装备制造与租赁,清洗产品研究、生产、销售在内的现代新兴服务行业。它涉及的领域几乎遍及了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电子、甚至核工业等。
我国工业清洗行业是伴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起来的。从1949年到1984年,是国内工业清洗行业因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自发性进行清洗技术研究和规模化应用的准备期。各个行业、领域的清洗及相关技术的出现时间点比较分散,描述也比较笼统,从业人员也比较分散,尚没有规模化的企业团队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经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清洗服务逐渐地从单一的锅炉清洗进入到了各行各业。1984年9月,时任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的任建新,带领7名共青团员、借款1万元在兰州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专业化清洗公司,也就是中国工业清洗行业的领航企业“中国蓝星”的前身——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清洗公司,揭开了中国工业清洗行业专业化发展的序幕。“七个半人创业”的故事,成为中国工业清洗史上*镌刻的传奇。为了让科技成果更快转化,该公司没有将技术保密,一边在实践中完善清洗技术,一边向全国各地推广转让以“蓝星”命名的清洗节能技术。
1992年,清洗公司更名为中国蓝星化学清洗总公司。“蓝星”通过中国国家“星火科技推广计划”培养行业骨干企业的成长,采用或受益于该技术的行业服务企业达300多家。1995年,国家化学清洗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在中国蓝星成立,标志着中国工业清洗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开始逐渐形成。
在那段摸着石头过河的岁月里,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家,投入到艰苦的创业中。经过十余年的创业经营和市场的大浪淘沙,昔日星星点点的清洗企业,渐成燎原之势,中国工业清洗行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1年12月21日,由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国蓝星(集团)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联合发起的中国工业清洗协会正式成立。当时,协会有注册会员单位300余家,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涵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产品生产、
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工程建设等领域。从1995年批准筹建到2011年正式成立,中国工业清洗协会度过了16年的漫长筹备期。正如十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所说,“中国工业清洗行业从此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和服务机构”。时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则表示,协会正是在行业发展的重要时刻应运而生,肩负着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历史责任。
协会成立后至今,中国工业清洗在标准制定、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创新发展,人工清洗正逐步被高技术装备取代,一些高效率的专用清洗设备得到推广。更加环保的节能清洗技术将成为未来工业清洗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在储罐清洗领域,成套设备将从进口转向国产化;高压、超高压清洗设备将从进口转向出口,大批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清洗设备将出口国外。真空清洗等一些新型清洗设备和技术将开始批量生产和应用,一些大型的自动化清洗装置进入市场。
中国工业清洗行业正在向标准化、品牌化目标迈进。据中国工业清洗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智科介绍,目前,由协会牵头制定的工业清洗行业重要基础标准《工业清洗分类和术语》已经获批立项,正在起草编制过程中。由中国工业清洗协会、华阳新兴科技(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也已列入2019年首批9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同时,协会在行业品牌化工作方面频频发力,成立了中国工业清洗行业品牌化工作办公室,注册了“中国工业清洗协会”集体商标,编制了《清洗化学品委托验证项目及验证标准目录》,行业品牌产品评定工作全面启动。
此外,行业的企业安全作业评价、服务能力水平评价等行业管理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赵智科说:“为工业领域提供安全优质的清洗产品、清洗设备和清洗服务,推动工业清洗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协会和行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未来的中国工业清洗行业将着力加强与国际同行合作的力度和深度,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优化升级,在助力建设中国工业强国的同时实现“工业清洗强国梦”。